2024年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五篇大文章”,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秉承“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进一步夯实银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本盘。 (一)服务实体质效提升,资产规模持续上量。2024年三季度,公司扎根经营区域,坚持“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五篇大文章”倾斜信贷资源,不断加大高质量资产投放力度,推动资产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0,676.66亿元,较年初增长13.13%;贷款及垫款总额14,557.05亿元,较年初增长16.20...
查看全部▼
2024年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五篇大文章”,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秉承“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进一步夯实银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本盘。
(一)服务实体质效提升,资产规模持续上量。2024年三季度,公司扎根经营区域,坚持“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五篇大文章”倾斜信贷资源,不断加大高质量资产投放力度,推动资产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0,676.66亿元,较年初增长13.13%;贷款及垫款总额14,557.05亿元,较年初增长16.20%;存款总额18,637.59亿元,较年初增长18.99%。
(二)金融科技底座夯实,经营效益平稳增长。公司持续深耕金融科技,推
动构建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运用“专业+科技”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创造更多核心价值,营收和盈利实现稳步增长。2024年1-9月,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07亿元,同比增长7.02%;实现营业收入507.53亿元,同比增长7.45%;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51%;总资产收益率为0.96%。
(三)风险管理屏障牢筑,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面对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公司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扎实推进处置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资产质量保持优良。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76%,与年初持平;拨贷比3.08%,拨备覆盖率404.80%,风险抵补能力继续保持较好水平。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4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秉承“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服务实体提质增效,资产规模稳定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以“专注主业,服务实体”为经营思路,深深扎根经营区域,紧扣“五篇大文章”,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民生消费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投放力度,资产规模实现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0,337.44亿元,比年初...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4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秉承“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服务实体提质增效,资产规模稳定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以“专注主业,服务实体”为经营思路,深深扎根经营区域,紧扣“五篇大文章”,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民生消费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投放力度,资产规模实现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0,337.44亿元,比年初增长11.88%;存款总额18,424.01亿元,比年初增长17.63%;贷款及垫款总额14,093.28亿元,比年初增长12.50%。
商业模式持续优化,经营效益平稳增长。公司不断升级商业模式,强化集团内子公司协同,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用金融科技构建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通过“专业+科技”满足各类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需求,内生活力不断增强,盈利实现稳步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37亿元,同比增长7.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49亿元,同比增长5.42%;实现非利息收入112.83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2.76%。
风险管控扎实推进,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牢牢坚守风控底线,持续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更有针对性地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资产质量得到有力保障。同时,公司持续推动资本精细化管理,对照资本新规优化业务结构,实现资本相对充足,有效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107.03亿元,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420.55%,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5.2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1%。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按照董事会要求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深耕优质经营区域,从客户需求出发,推进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经营,聚焦大零售和轻资本业务的拓展,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第一,盈利结构不断优化,盈利来源更加多元。公司始终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利润中心,目前在公司本体有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9个利润中心;子公司方面,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各利润中心协同推进,发展良好。公司盈利构成中,大零售及轻资本业务的盈利占比行业领先,非息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第二,风险管理卓有成效,经营发展行稳致远。公司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将守住风险底线作为最根本的经营目标,持续完善全面、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坚持统一的授信政策、独立的授信审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贷后回访、行业研究、产业链研究等工作机制,加快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提升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较好地应对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调整。公司不良率始终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确保公司能够专业专注于业务拓展和金融服务,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金融科技融合创新,助力商业模式变革。面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公司聚焦智慧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愿景,发挥开放银行金融服务方案的优势,持续加大投入,依托“十一中心”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和“三位一体”的科技研发体系,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通过金融科技驱动助力商业模式迭代升级,实现为业务赋能、为客户赋能的目标。
第四,人才队伍储备扎实,员工素质持续提升。公司不断强化专业队伍建设,依托宁波银行知识库、知识图谱、员工带教体系、全员访客体系等载体,持续完善员工分层训练和专业培育机制,推动前中后台、总分支行形成专业专注的员工队伍,员工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坚持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公司应对激烈竞争、保障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完善覆盖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推动风险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发挥风险管理价值,助力银行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在统一的风险偏好框架下,保持战略定力,强化风险研判,有序开展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工作,持续提升风险管理专业性和前瞻性,有效防范了各类风险,保障银行稳健发展。
(一)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银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公司的信用风险资产包括各项贷款、资金业务(含拆放同业、买入返售资产、存放同业、银行账户债券投资等)、应收款项和表外信用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趋势判断,靠前发力、精准防控,优化全生命周期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升级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将资产质量管控在较好水平。
一是分类施策,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公司深化产业链研究,持续升级审批策略,从行业、区域、客群多维度实行差异化授信结构布局,动态优化风险政策和重点领域授信标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同时,坚持完善存量业务结构调整,主动退出潜在风险业务,加大重点风险项目处置力度,拓宽不良处置渠道,提高清收处置质效。
二是完善机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公司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强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优化统一授信、集团授信额度管控等管理措施。同时,全面升级“全覆盖、穿透式”的资产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大额授信风险排查机制,潜在风险客户“一户一策”包干管理;开展重点领域、客群、产品专项评估,升级回访、预警、清收、处置联动机制,切实提高潜在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的有效性;
三是科技赋能,提升管理精细水平。公司深化风控技术应用,推进贷后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依托大数据算力,对客户贷前、贷中、贷后风险线索智能挖掘及自主分析,实现客户全周期监测;完善大数据风控平台,实现精品模型快速落地和一键复用。同时,持续推进新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群建设,赋能业务高效运营,支撑客户精细化管理要求。
(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
根据《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大额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或一组关联客户超过其一级资本净额2.5%的信用风险暴露(包括银行账簿和交易账簿内各类信用风险暴露)。公司将大额风险暴露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监测大额风险暴露变动,定期向监管报告大额风险暴露指标运行及相关工作情况,有效管控客户集中度风险。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大额风险暴露各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最大非同业单一客户(匿名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为4.83%,符合低于15%的管理指标要求;最大非同业关联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为6.08%,符合低于20%的管理指标要求;最大同业单一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为15.35%,符合低于25%的管理指标要求;最大同业单一集团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为14.13%,符合低于25%的管理指标要求。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引起公司流动性风险的事件或因素包括:市场流动性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资产负债期限过度错配、批发或零售存款大量流失、信用风险或操作性风险等其他风险向流动性风险的转化、公司融资能力下降等。
公司根据监管政策的要求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持续加强流动性风险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使得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公司的经营战略、业务特点、财务实力、融资能力、总体风险偏好及市场影响力相适应。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程度较好,各项监管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同时,公司本外币基准、轻度、重度压力测试均达到了不低于30天的最短生存期要求,本外币应急缓冲能力较好。
2024年上半年,公司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央行货币政策变动,结合公司资产负债业务增长和流动性缺口情况,提前部署、动态调整流动性管理策略,确保公司流动性安全。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流动性风险管控,筑牢流动性风险底线。一是进一步深化资金头寸精细化管理机制,提升资金头寸管理效率,确保全行备付安全;二是持续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框架,完善集团层面应急方案,明确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流程,提升统筹管理和协同合作水平;三是提升流动性风险计量能力,优化指标监测体系,前瞻性捕捉流动性风险边际变动,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策略,化解和防范流动性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流动性风险各项指标分析如下:
1、流动性比例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性资产余额9,412.04亿元,流动性负债余额9,979.71亿元,流动性比例94.31%,符合监管规定的不低于25%的要求。
2、流动性覆盖率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余额5,946.44亿元,30天内的净现金流出2,436.15亿元,流动性覆盖率244.09%,符合监管规定的不低于100%的要求。
3、净稳定资金比例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用的稳定资金余额17,009.65亿元,所需的稳定资金余额14,135.46亿元,净稳定资金比例120.33%,符合监管规定的不低于100%的要求。
(四)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利率、汇率以及其他市场因素变动而引起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进而对未来收益或者未来现金流量可能造成潜在损失的风险。影响公司业务的市场风险主要类别有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包括交易账簿和银行账簿。公司已建立与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市场风险治理架构下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公司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报告要求,明确实施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和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程序,明确市场风险报告、信息披露、应急处置及市场风险资本计量程序和要求,明确市场风险内部控制、内外部审计及信息系统建设要求。
1、交易账簿市场风险
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交易账簿市场风险指标限额管理体系,包括以控制公司总体市场风险偏好为目的的风险价值限额和压力测试最大损失限额,以控制具体交易策略或投资组合实质风险敞口为目的的敏感性限额、敞口限额、止损限额等。公司定期开展市场风险压力测试,评估并汇报市场风险敞口在市场重大波动、政策变化等各类压力情景下的预期损失。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监管要求和金融市场走势,持续完善交易账簿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强化市场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控效能。一是持续健全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严格落实资本管理办法新规要求,完善账簿划分和投资管理等市场风险各类制度办法。二是持续提升市场风险计量能力,通过持续优化市场风险数据集市和新一代计量引擎,提升公司风险计量和分析质效,并严格按照新规要求计量和报送新标准法市场风险资本。三是基于新一代历史数据管理引擎,完善公司市场风险压力测试情景库动态评估体系,完成压力测试情景库的年度场景更新,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极端场景冲击下的分析和应对能力。
公司持续跟踪国内外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变动,每日对交易账簿头寸进行市值重估,每日监控市场风险限额指标执行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交易账簿业务盈利稳健增长,市场风险各项指标均运行稳定。
2、银行账簿市场风险
公司建立了与业务性质、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董事会、高管层及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公司主要采用重定价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净利息收入分析、经济价值分析和压力测试等方法,针对不同币种、不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来源分别进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计量,对经济价值变动幅度指标设置内部管理目标,并持续监测指标水平,确保公司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可控。
随着银行业的净息差水平不断收窄,公司密切关注外部利率环境和内部资产负债结构变化,一是不断完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修订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办法,明确和细化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同时每季度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报告;二是持续优化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计量模型,进一步完善客户行为模型的建模方法论;三是继续提升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计量水平和信息系统支持能力,提升报表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公司继续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内外部定价策略,在利率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升净利息收入。
(五)国别风险
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银行债务,或使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遭受损失,或使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国别风险可能由一国或地区经济状况恶化、政治和社会动荡、资产被国有化或被征用、政府拒付对外债务、外汇管制或货币贬值等情况引发。
公司将国别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按照“适应”、“适度”和“适时”的国别风险管理基本原则,制定务实、可行的国别风险管理实施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完善与战略目标、国别风险暴露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一是我行积极关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相关国家及地区的国别风险等级和限额,并根据限额制定情况定期监测国别风险敞口,确保国别风险处于可控区间。二是开展国别风险压力测试,关注在特定情境下国别风险对我行不良率、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影响,并将测试结果作为后续业务策略调整的评估依据。测试结果表明,各类情景对我行整体影响均较小。
报告期内,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依然面临着各类不稳定因素。但公司国别风险管理情况较好,国别风险敞口主要集中在低、较低风险国家或地区,国别风险不会对公司业务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六)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存在问题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公司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四类风险因素:人员风险、流程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外部事件风险。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按照操作风险新规实施要求,进一步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推进操作风险管理大数据应用,加强操作风险监测分析和重点领域操作风险防控,不断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一是做好《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制度内化,修订《宁波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完善定性、定量指标并重的操作风险偏好和传导机制,推进操作风险新规落地。二是根据监管政策要求,对历史损失数据进行全面核查,进一步完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三是加强印章管理大数据应用,在建立用印时效、风险监测模型的基础上,开展印章常态化监测,推进印章数字化管理。四是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优化信息科技关键风险指标,组织开展全行信息安全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培训,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日常管理。五是加强信息科技外包管理,重新梳理完善外包管理体系、立项审批、尽职调查、合同管理、日常管理、风险评估等管理要求,并做好落实执行。六是持续落实业务连续性管理要求,开展重要系统业务连续性压力测试,组织开展重要业务中断恢复应急演练,充分验证相关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以及灾难场景下业务系统与灾备资源的可用性。制定突发事件应对金融服务管理办法,完善突发事件应对金融服务规范。
(七)其他风险管理
其他可能对公司造成严重影响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一是持续完善内控制度管理。密切关注外部监管政策并结合内部经营管理实际,通过外部监管要求落实、内控制度多维度审核等工作,不断完善经营管理的制度保障。二是强化合规风险监测评估。公司持续识别监管外规、监管处罚、内外部检查等各类合规风险信息,定期开展全行合规风险评估,分析风险分布和变化情况,加强中、高风险领域管控措施。三是持续提升合规检查质效。统筹管理检查计划,聚焦重点领域风险,强化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合规检查纠偏作用。四是夯实产品合规管理。持续推动新产品管理,不断提升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加强对新产品的合规性审查和潜在风险评估,确保合规意见全面落地,完善产品合规管控。五是强化数据合规管理。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审查机制,确保全行数据合作业务合法合规。六是加强反洗钱管理。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反洗钱数据集市,开展业务洗钱风险排查,优化高风险客户的管理策略,做实反洗钱专项宣传及内外部培训等不断提升反洗钱履职能力。七是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公司通过开展新员工合规集训,宣讲合规管理理念、合规工作要求和典型违规案例,提升新员工合规意识。开展业务合规培训,宣讲外规政策、监管处罚和业务案例,普及业务合规知识。组织日常专业性和实务性课程学习、合规专家库建设、合规专员培训等,增强合规人员履职能力。
(八)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作出说明
公司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目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完备,覆盖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支持保障活动三大类型。根据外部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内部经营管理要求,公司及时制定和修订有关内部控制制度,持续优化业务、管理流程,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使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更加完整,制度内容更合理、有效。
1、完善内控制度体系
公司制度分为两大层级,包括管理办法和规定/规程。管理办法侧重对管理原则及要求做出说明,规定/规程侧重对业务操作流程进行说明,并将业务流程图切分为若干阶段,每阶段结合相关岗位职责描述业务操作的整体要求及步骤。
公司的制度管理牵头部门为法律合规部,公司制度发布前先提交法律合规部审核,法律合规部提出集合规管理、反洗钱、操作风险于一体的综合性审查意见,制度主管部门将合规审查意见落实至对应制度,并提交制度所涉部门会签定稿,确保公司各项管理和业务活动有章可循。
2、及时更新内控制度
公司持续关注外部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变化,结合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及时制定和修订有关制度,并结合制度后评价工作,持续推进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制度及时更新。
一是落实监管外规要求。建立外规数据库,对照重要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及时进行分析解读,制定贯彻落实方案,并按计划有序推进。由专人监督审核落地执行情况,确保制度内化等监管要求落实到位,提高制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开展制度后评价工作。定期对内控制度的全面性进行评估,判断内控制度是否与监管政策、公司经营管理实际是否匹配,查找是否存在制度缺失、制度冲突、制度滞后等制度管理不全面、不完善问题,对制度问题及时予以改进。三是建立全行制度关联机制。内部制度更新后,系统自动触发制度修改提醒至关联制度的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落实关联制度更新,法律合规部跟踪落实情况,确保制度先行。
综上所述,公司已建立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制定较为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持续提升,各业务条线内部控制措施落实到位,未发现重大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公司将持续关注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以及自身经营管理需求,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收起▲
一、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一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形势,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动适应经营环境变化,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以实际行动做好“五篇大文章”,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持续推动银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营收持续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3亿元,同比增长6.29%;实现营业收入175.09亿元,同比增长5.78%;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51%,较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为1.00%。
(二)各项业务协调发展,资产规模稳步上量。...
查看全部▼
一、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一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形势,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动适应经营环境变化,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以实际行动做好“五篇大文章”,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持续推动银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营收持续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3亿元,同比增长6.29%;实现营业收入175.09亿元,同比增长5.78%;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51%,较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为1.00%。
(二)各项业务协调发展,资产规模稳步上量。公司各利润中心持续做大客群,做深经营,推动各项业务协调发展,资产规模不断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资产总额28,882.06亿元,较年初增长6.51%;各项贷款13,621.10亿元,较年初增长8.73%;各项存款18,199.88亿元,较年初增长16.20%。
(三)风险管理不断完善,资产质量保持优良。面对经济周期起伏和内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公司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扎实筑牢风险防线,加强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融合,资产质量持续稳定。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76%,与年初持平;拨贷比3.27%,拨备覆盖率431.63%,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