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汽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业务、塑料管道系统生产及销售业务。

  • 产品类型:

    汽车金属及塑料零部件、塑料管道系统

  • 产品名称:

    汽车金属及塑料零部件 、 塑料管道系统

  • 经营范围:

    生产和销售塑料燃气管道系统、给水管道系统、供热管道系统、大口径排水管道系统及相关施工设备和产品的设计、研制、开发;纳米材料加工和应用;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产品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钢材、机械设备、工装销售;自有房屋出租、机械设备租赁;小区物业管理;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要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原辅材料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须报经批准的项目,未获批准前不准经营)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3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塑料管道系统(吨) 1.32万 - - - -
库存量:汽车塑料零部件(套) 1275.00万 - - - -
库存量:汽车金属零部件(件) 1333.00万 - - - -
塑料管道系统库存量(吨) - 1.43万 1.28万 9027.00 1.15万
汽车塑料零部件库存量(套) - 1275.00万 1385.00万 873.00万 837.00万
汽车金属零部件库存量(件) - 1324.00万 1209.00万 803.00万 1136.0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要业务  公司及公司下属子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业务、塑料管道系统生产及销售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及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产品及用途  汽车零部件:主要涵盖金属零部件、非金属零部件两大类。包括汽车车身结构件、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配套产品、汽车尼龙管路系统、汽车橡胶管路及总成、汽车装饰密封件等系列,主要用于整车车身结构、管路系统等汽车部件的供应配套。  塑料管道:市政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塑料管道具有耐腐蚀、抗老化、导热系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管网等领域,同时因其稳定的性能逐步取代了金属管...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要业务
  公司及公司下属子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业务、塑料管道系统生产及销售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及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产品及用途
  汽车零部件:主要涵盖金属零部件、非金属零部件两大类。包括汽车车身结构件、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配套产品、汽车尼龙管路系统、汽车橡胶管路及总成、汽车装饰密封件等系列,主要用于整车车身结构、管路系统等汽车部件的供应配套。
  塑料管道:市政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塑料管道具有耐腐蚀、抗老化、导热系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管网等领域,同时因其稳定的性能逐步取代了金属管道占据了行业主导地位。
  3.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长期以来已经建立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参照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模式,由采购部门对供应商实行有效的选择、考核和管理,逐步优化了供应商资源,并在公司财务金融部、市场营销部、中央研究院等部门的配合下,实现了对采购成本和采购质量的有效控制,多年来已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稳定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
  公司自主生产的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运行,即公司主要根据订单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对于技术含量较低、工艺较为简单的配件,公司发包给其他单位进行外协生产。
  (3)销售模式
  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和塑料管道以直销方式为主。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为国内外主机厂配套,塑料管道产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取订单。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的供货关系是根据主机厂的要求开发出配套产品,经审核通过以后再通过招标、议标等方式和客户建立起来的。通常在年初签订本年度销售框架协议,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据此,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区域布局主要围绕整车厂设厂以降低运输成本,有效地提高供货效率。公司的塑料管道业务主要直接针对具体工程,通过招投标获取订单。
  4.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坚持创新驱动
  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增强全球竞争力的核心和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全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聚焦长纤维新技术、新能源电池壳、高强度轻量化安全防撞系统、低渗透低排放汽车管路系统、市政工程管道系统等领域,开展战略性、引领性、前瞻性重大技术项目协同创新与研究。
  (2)着力开拓市场
  在市场跟进上,以大客户管理模式为牵引,进一步强化对市场的集团化管控,形成了市场区域协作、资源区域共享、高效立体的市场运营体系;聚焦核心产品开发方向,紧跟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品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提高盈利能力。
  (3)强化内部管理
  在内部管理上,苦练内功,加快提质增效措施落实落地,推进体系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改善经营质量,提高产品生产和运营决策效率,以不断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推动发展、引领未来。
  5.主要客户
  (1)汽车金属及塑料零部件客户
  主要客户是国内外主流车企和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商,包括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北美新能源头部车企、Stellantis、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长城、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东风日产、江铃股份、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一汽红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北京现代、悦达起亚、广汽埃安、东风岚图、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
  (2)塑料管道系统客户
  聚乙烯(PE)燃气管道系统:港华燃气、华润燃气、中国燃气、新奥燃气等;
  聚乙烯(PE)给水管道系统:首创环保、华衍水务、中国水务、北控水务等;
  其他产品客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宁市天源给排水工程物资有限公司、常州金风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6.行业发展情况
  (1)汽车市场数据以及整体形势
  2024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其中,汽车国内销量1125.5万辆,同比增长1.4%;汽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上半年,国内销量同比微增,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对拉动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
  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其中乘用车国内销量964万辆,同比增长1.6%;乘用车出口233.9万辆,同比增长31.5%,汽车出口正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新引擎。
  1-6月,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00.5万辆和20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4.9%。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客车产销分别完成24.1万辆和2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和9.3%;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76.4万辆和18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和4.4%。
  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进一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车主力车型中,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纯电动产销量分别为299万辆、301.9万辆,同比增长9.4%、11.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产销量分别为193.7万辆、192.2万辆,同比增长83.9%、85.2%。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增长态势。由于一季度同期基数相对偏低,增速超过两位数,二季度后整体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展望下半年,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相继落地实施,地方补贴刺激政策预计仍将保持较高供给水平,企业新产品密集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消费潜力,为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提供助力。不过也要看到,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依然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和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压力倍增,行业运行总体仍面临较大压力。需要相关政策落实落细,并保持政策的稳定与可预期,助力行业平稳运行。综合研判,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同比增长3%以上。其中,乘用车销量2680万辆,同比增长3%;商用车销量420万辆,同比增长4%;新能源汽车销量1150万辆,同比增长22%,新能源市场渗透率达37%。
  (2)市政管道市场整体形势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都市圈、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的蓬勃发展,为塑料管道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我国将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为塑料管道发展带来新机遇。面对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升,塑料管道行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企业纷纷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致力于提升产品的耐用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能,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塑料管道产品的迫切需求。同时,随着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等概念的兴起,智能管道系统、环保材料管道等新兴产品不断涌现,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塑料管道作为城市燃气、热力、给排水等领域的核心材料,虽然在短期内其市场需求有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市场对于更高层次的产品需求一定是呈稳定增长态势的。
  尽管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但塑料管道行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部分中小企业因无法适应市场变化而面临停产停业甚至被并购的困境,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中上规模企业凭借其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生产效率、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巩固市场地位。此外,众多企业还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如涉足新兴应用领域、拓展国际市场等,以应对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产业布局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调整,以市场管理为首位,坚持拿“好订单”,干好订单;以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提升科技竞争力,确保重点科研项目顺利推进;以提质增效、业务流程优化标准化为抓手,持续提升成本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784.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7%,实现利润总额61,467.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05%,实现净利润52,657.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29%,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9,918.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69%。
  (一)坚持改革发展,推动产业布局优化
  扎实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国企改革“双百行动”,重点任务序时推进,进度符合预期。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注册成立凌云华工智能系统(武汉)有限公司,开展智能制造业务,培育智能制造能力,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完成世东凌云股权收购交割及工商变更,统筹优化北京区域优质资源配置,助力汽车零部件产品转型升级;推进墨西哥WAM、墨西哥亚大增资项目,提升公司在北美市场的核心能力。
  (二)紧跟市场和客户需求,强化市场开发和品牌推广
  紧跟主机厂深化战略合作关系,持续开展客户高层商务互访,公司领导班子带队先后走访了北京奔驰、宝马中国、Stellantis、长安汽车等10余家客户,参加了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为市场全面开拓打造多层次交流渠道。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金属板块累计定点项目137个,汽车管路板块累计定点项目243个。中标项目中保险杠、电池壳、热成型等优势产品占比为81.24%。比亚迪辊压件和铝制门槛总成项目实现零件平台化应用推广,配套一汽大众、长安、奇瑞、理想、长城等客户的产品结构持续调整升级,定点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新能源储能柜项目实现谱系突破,定点北美新能源头部企业储能项目实现汽车零部件与储能产品同时供货。获得中国汽车报“全球汽车供应链—协同共赢生态伙伴奖”、东风本田“优秀供应奖”、上汽通用“银合作奖”、一汽大众“质量卓越奖”等客户10余个奖项。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提升科技竞争力
  充分发挥“1+7”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强化创新投入,深化创新合作,推进创新研究,持续提升科技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3.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6%。
  1.重点项目与重要技术进展。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各专业领域科技成果的标准转化实施,2024年参编的聚乙烯管道相关国家标准已发布2项;作为牵头方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传感器项目工作组,组织制定项目计划,推进项目开发;超高强钢辊压成型技术已经完成某车型定点1500MPa座椅横梁产品的工艺开发和设计,完成了1500MPa座椅横梁在某车型上的推广应用。
  2.科技进步与创新质量奖项。“塑料激光焊接技术应用及其关键过程控制技术开发”项目获得兵器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前碰撞系统吸能盒自动化产线研发及量产化应用”“1.7GPa高精度异形高频焊管制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插接头自动化装配自主设计改善项目”获得兵器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5个项目荣获“第七届河北省质量创新与质量改进成果发布会暨经验交流会”创新质量奖,其中4项成果荣获一等奖(示范奖)。
  (四)落实境外企业扭亏脱困措施,积极化解境外风险
  持续完善境外公司管控机制,加大股东督导管控力度。制定并实施境外公司全年会议计划,统筹谋划全年重点研究及决策事项,持续深化凌云总部与外派专业团队协同联动机制,保障国内外沟通交流和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改善境外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全力推动WAG扭亏脱困。完善细
  化WAG扭亏脱困方案,深入推进扭亏脱困措施实施,WAG主要生产单元运行情况向好,人工、采购、外部服务等成本指标同比改善;一季度获得保时捷A级供应商,具有优先新项目定价权。
  (五)以提质增效和业务流程标准化为抓手,提升成本竞争力
  研究制定2024年度提质增效专项方案,梳理制定加强采购成本管控、严格成本费用管控、加大清收力度,工装、材料和设变追偿以及精益管理、合理化建议节创等行动措施,并持续跟踪行动措施落实情况。推进四大业务流程落实及经验推广。深化一体化管控,实施市场开发、项目开发、采购供应链流程、生产运营标准化,深入推进标准流程体系运行,定期检查重点单位定额管理、计划管理、日报管理、仓储管理等运行情况,督导各单位降低材料消耗、库存水平、物流运费、废品损失,促进分子公司持续改善MOM绩效指标。聚力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深化与宝钢、精美、创新等战略供应商合作,依托凌云-宝钢/精美/创新联合实验室,与战略供应商协同推进联合研发和低成本材料替代。

  三、风险因素
  1.行业风险
  风险识别: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预计,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延续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低贸易的“三高两低”态势。汽车行业发展主要面临:一是政策变动风险。国际贸易争端、关税变化和非关税壁垒,对出口业务造成潜在风险。二是技术革新风险。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面临着技术路线选择、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三是市场竞争风险。随着新参与者的加入和价格竞争的加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面临利润率下降和市场份额被蚕食的风险。
  应对措施:凌云股份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基础,围绕主责主业,顺应全球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紧跟重点客户战略规划及布局调整,把握行业变革方向,积极推动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发展,同步提升产品结构及市场竞争力,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开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三类战新产业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提高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着力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市场风险
  风险识别:从国际来看,当前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内有效需求和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供需矛盾加剧行业“内卷”,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汽车行业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汽车行业加速由燃油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网联化方向转变。整车及零部件轻量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清洁环保技术成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与汽车工业发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整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使用平台战略,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逐渐成为汽车配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个别分子公司存在客户单一情况,容易导致客户需求变化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无法及时调整策略,导致市场开发风险。
  应对措施:凌云股份公司积极适应市场新常态,对外加强全球和国内经济形势、政治形势、汽车行业的全面分析,把握趋势、识别风险。对内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聚焦优质客户和优势产品,搭建客户多样式交流渠道,打造凌云品牌形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顺应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趋势,实施全球协同配套战略把握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网联化发展趋势,落实低碳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凌云股份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按照市场开发管理流程进行开发和管理,严格按照市场开发管理流程的要求执行,深化提质增效,提高成本竞争力。
  3.产品价格风险
  风险识别:从国际来看,汽车行业供应链全球化深化,全球市场竞争加剧,汇率、通货膨胀风险依然存在。从国内来看,汽车市场内卷加剧,价格不断下探,零部件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应对措施:凌云股份公司应对价格下探,利润空间被压缩的市场情况,积极应对竞争新环境,不断加强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掌握前端市场信息;加强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项目严格按照体系流程开发;加强政策法规风险分析,识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可能对产品价格产生的影响,如欧洲加征关税调整、税收政策变化等;根据市场情况制定灵活的价格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降低价格的风险。持续推进提质增效工作,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和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4.汇率风险
  风险识别:受市场供求因素、国际收支、国际竞争等各项因素交织叠加,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有所回落,复杂多变的政经环境或将加剧汇率市场波动,预计2024年人民币汇率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加强汇率风险防范意识,积极研判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汇率变化趋势,对国外相关政策进行风险把控。积极应对双向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积极争取合同锁定有利的计价货币、磋商锁汇条款,尽可能控制货币错配,合理安排资产负债币种结构,防范外汇风险。
  5.财务风险
  风险识别:随着金融监管制度的限制日趋严格,金融机构内保外贷政策收紧,银行审批的程序复杂、时间长,境外企业项目资金缺口及内保外贷续贷存在压力。
  应对措施:根据需要提前规划内保外贷续贷事宜,合理运用跨境资金池,多措并举,保证境外公司的正常经营所需资金,防范财务风险。
  6.国际化经营风险
  风险识别:地缘政治形势紧张,高通胀、高利率和外部需求疲软使得国际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压力,德国客户订单需求量波动,增加了经营压力;同时北美汽车行业商务政策、投资环境等潜在变动因素导致墨西哥市场面临稳定风险。
  应对措施:持续关注国际政治形势和商务政策,选派专家团队到海外公司支持工作,优化海外市场策略、投资策略及运营改善措施;结合国际市场布局,系统性制定海外公司发展方案,一企一策制定具体举措,统筹优化全球配套资源,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力争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7.原材料价格及供应风险
  风险识别:2024年钢材、铝材价格仍将处于高位状态,企业成本增加,经营压力增大。
  应对措施:多措并举应对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是与主要钢厂进行原材料集采谈判,获取更多价格优惠;二是与重点材料供应商战略合作,推动联合研发及材料降本,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三是推动铝型材成本对标,资源优化整合,以量换价,持续降低采购成本。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凌云股份是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汽车零部件专业上市公司,下辖37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家参股公司,分布于德国、墨西哥、印尼以及国内30多个省市和地区,其中与瑞士、美国、德国、韩国等合资成立15家中外合资公司。公司主导产品有车身安全结构产品、新能源车电池产品、汽车管路系统等,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及封装系统、汽车流体控制系统、汽车热管理系统、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及智能制造工程等。
  凌云股份紧盯国际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优势和国际领先的现代化生产线,实现了汽车高强度、轻量化安全防撞系列,热成型系列、门槛件系列等产品自主研发由追赶到超越的转变;上海建立电池PACK机械验证实验室,系列化新能源电池产品实现了国内外联动同步开发;实现了汽车尼龙管路系统和橡胶管路系统的低渗透、低排放国际化标准;提升了装饰密封件等产品的核心技术地位;联合国内产学研机构集智攻关,在焊接装备制造领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端系列压力成型装备递归式创新法与制造工艺及其应用”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荣登2023年度中国机械500强榜单。
  凌云股份拥有高强度、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和全球高端客户资源,实现了由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促进了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国际市场与保时捷、宝马、奔驰、奥迪、丰田等国际高端品牌客户实现战略合作,国内市场实现与重点客户在高层次、宽领域同步设计、同步研发、同步验证的重点跨越。
  凌云股份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全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聚焦新能源电池壳、高强度轻量化安全防撞系统、低渗透低排放汽车管路系统、市政工程管道系统等领域,开展战略性、引领性、前瞻性重大技术项目协同创新与研究。目前已形成以凌云中央研究院为主体,武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汽车安全结构技术研究院、热成型技术研究院、汽车管路系统技术研究院、市政管道系统技术研究院、欧洲分院为分院的1+7产品创新平台体系,推动专业研发能力提升和对分子公司技术支持力度,在高强度、轻量化、密封连接等工艺技术研究应用取得新突破,深化产学研融合,与行业先进科研生产企业(院所)实现战略合作。目前累计26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拥有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7个国家认可委认定的实验室和检测中心、15个省级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市政工程管道培训中心和专业化保险杠碰撞试验室的科技创新实力。
  凌云股份为适应客户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要素配置,全面开展资源区域化整合,推动形成汽车管路、新能源产品、热成型产品三大专业公司加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南五大区域运营架构,加强专业化经营,深化区域一体化管控,境内外市场、研发、运营资源协同效应不断显现。与此同时,以大客户管理模式为牵引,进一步强化对市场的集团化管控,形成了市场区域协作、资源区域共享、高效立体的市场运营体系;深化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着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扩大有效中高端供给,以不断提升质量品牌附加值推动发展、引领未来。近年来公司扎实推进市场开发、产品开发、采购供应链、生产运营四大业务流程优化标准化,拿“好”订单、干好订单、交好订单,不断提高成本竞争力,提升经营质量。
  凌云股份始终坚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构建适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为建设“有技术、有品牌、有文化、有抱负、受尊重”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