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集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技应用装备。

  • 产品类型:

    集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科技应用装备

  • 产品名称:

    散货船 、 集装箱船 、 特种船及其他 、 海工产品 、 钢结构工程 、 船舶修理及改装 、 机电产品及其他

  • 经营范围:

    金属船舶制造;船用配套设备制造;集装箱制造;金属结构制造;金属压力容器制造;机械零部件加工;钢化玻璃制造;切削工具制造;其他家具制造;船舶修理;通用设备修理;工程勘察设计;机械技术转让服务;室内装饰、设计;水上运输设备租赁服务;集装箱租赁服务;机械设备租赁;工程总承包服务;向境外派遣各类劳务人员(不含海员);为船舶提供码头、过驳锚地、浮筒等设施。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28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产量:造船产品(载重吨) 108.31万 - - - -
销量:造船产品(载重吨) 108.31万 - - - -
产量:钢结构(吨) 11.21万 - - - -
销量:钢结构(吨) 11.21万 - - - -
产量:造船产品(艘)(艘) 46.00 - - - -
销量:造船产品(艘)(艘) 46.00 - - - -
订单金额:承接(元) 183.00亿 - - - -
造船产品产量(载重吨) - 67.52万 94.43万 102.30万 -
造船产品销量(载重吨) - 67.52万 94.43万 102.30万 -
钢结构产量(吨) - 20.11万 13.70万 12.84万 -
钢结构销量(吨) - 20.11万 13.70万 12.84万 -
海工产量(载重吨) - - - - 7.95万
海工销量(载重吨) - - - - 7.95万
船舶产量(载重吨) - - - - 207.09万
船舶销量(载重吨) - - - - 207.09万
减压床产量(台) - - - - 443.00
减压床销量(台) - - - - 444.00
电梯产量(台) - - - - 553.00
电梯销量(台) - - - - 553.00
钢结构工程产量(吨) - - - - 12.50万
钢结构工程销量(吨) - - - - 12.5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4大客户:共销售了98.1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54%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二
10.37亿 6.51%
客户三
9.09亿 5.70%
客户四
5.81亿 3.64%
客户五
5.39亿 3.38%
前2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6.7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8.06%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四
1.18亿 0.79%
供应商五
1.09亿 0.7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5.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96%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4.29亿 41.25%
客户二
3.57亿 6.06%
客户三
3.55亿 6.03%
客户四
1.95亿 3.31%
客户五
1.95亿 3.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3.1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9.66%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6.96亿 48.59%
供应商二
3.02亿 5.44%
供应商三
1.60亿 2.89%
供应商四
1.07亿 1.92%
供应商五
4523.09万 0.82%
前4大客户:共销售了76.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18%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二
5.91亿 4.70%
客户三
5.01亿 3.98%
客户四
4.12亿 3.28%
客户五
4.04亿 3.21%
前2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8.4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9.68%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客户四
1.37亿 1.17%
客户五
8836.93万 0.7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6.7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2.23亿 29.39%
客户二
3.45亿 8.29%
客户三
2.79亿 6.70%
客户四
2.69亿 6.46%
客户五
2.45亿 5.8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4.6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3.2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1.60亿 55.41%
供应商二
1.66亿 4.26%
供应商三
6874.00万 1.76%
供应商四
5535.29万 1.42%
供应商五
1470.58万 0.38%
前2大客户:共销售了75.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97%
  • 客户三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三
6.88亿 6.01%
客户五
3.45亿 3.01%
前1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7.8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5.75%
  • 供应商一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53.49亿 51.60%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在世界新造船市场稳步发展,中长期造船需求持续向好的背景下,本集团聚焦主责主业,紧抓市场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生产经营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  经营业绩逐步改善。本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1.46亿元,同比增长2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6.39万元,同比减亏7,754.90万元。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管理提升与成本管控等重点任务,实现造船效率稳步提升,运营质效不断优化。全年完工交付46艘船舶共108.31万载重吨,包括多型多艘重要防务装备产品,批量建造的1900...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在世界新造船市场稳步发展,中长期造船需求持续向好的背景下,本集团聚焦主责主业,紧抓市场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生产经营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
  经营业绩逐步改善。本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1.46亿元,同比增长2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6.39万元,同比减亏7,754.90万元。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管理提升与成本管控等重点任务,实现造船效率稳步提升,运营质效不断优化。全年完工交付46艘船舶共108.31万载重吨,包括多型多艘重要防务装备产品,批量建造的1900TEU及2700TEU集装箱船、85000DWT散货船等主建系列船型,海上风电导管架等重点产品。
  订单承接有所提升。本集团全年实现经营承接183亿元,同比增加27.5%,共承接12型44艘新造船订单,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军品方面,本集团以保军强军为首责,积极适应海军装备建设新要求,稳步拓展防务装备市场。民品方面,批量承接支线集装箱船、散货船、重吊船等主建船型,首次承接中型LPG气体船、深海大型智能养殖工船、万吨级新型海上浮动实验平台。新承接订单中主建船型、中高端船型占比同比显著提升。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集团手持订单合同总价约557.6亿元,其中手持造船订单合同总价约537.3亿元,包括110艘船舶产品、2座海工装备,共349.87万载重吨。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本集团所处船舶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主要受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形势、航运市场周期性波动、国际海事公约规范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世界造船市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新船成交同比提升,新船价格屡创新高,绿色转型持续推进,中国船企市场份额全球领先。
  本集团是中国船舶集团属下大型骨干造船企业和国家核心军工生产企业,控股子公司黄埔文冲创建于1851年,有着172年的建厂史,130多年的军工史,发展历程横跨三个世纪,是国内军用舰船、特种工程船和海洋工程的主要建造基地,是中国疏浚工程船和支线集装箱船最大最强生产基地。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
  中船防务是集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技应用装备四大海洋装备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与防务装备企业集团。本集团主要产品包括以军用舰船、海警装备、公务船等为代表的防务装备产品,以支线集装箱船、挖泥船、海洋工程平台、风电安装平台等为代表的船舶海工产品,以能源装备、工程机械、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船海应用业务产品。报告期内,本集团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营模式
  中船防务为控股型公司,专注于资产经营、投资管理;公司实体企业独立开展生产经营,在船舶制造方面建立了以造船总装化、管理精细化、信息集成化为重点的现代造船模式,以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制造为主,通过前期的船型研发、经营接单,实行个性化的项目订单式生产方式,向客户交付高质量的产品。本集团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链中主要处于总装建造环节,在产业链前端已延伸到船海配套产品,在产业链后端已延伸到船舶全寿命保障。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61.46亿元,同比增长26.19%,主要是全球新造船市场走强,本集团生产效率、生产产量整体提升,完工产品按期交付的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优势。本集团具备区域总装造船模式和多船型同时建造能力,军船、民船、海工等业务建造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以海警装备、公务装备、支线集装箱船、疏浚挖泥船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特色产品。本集团将持续进行船型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性能,同时在优势产品基础上进行产品延伸,形成系列化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二)技术优势。本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洋工程研发设计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1个,是华南地区最具有实力的船舶产品开发和设计中心之一,是广东省第一个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在支线集装箱船、公务船、科考船、风电安装平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特种船等方面掌握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本集团注重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在前沿技术上攻坚克难,注重加强绿色节能环保新船型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的研发,自研“鸿鹄”型1900TEU/3000TEU支线集装箱船和“海鲸”型85000DWT散货船已完成甲醇双燃料动力方案开发。
  (三)品牌优势。军品方面,本集团是中国海军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军用舰船生产和保障基地及国内重要的公务船建造基地;民品方面,本集团声誉卓著,在多功能深水勘察船、支线集装箱船及疏浚工程船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支线集装箱船、散货船、重吊船等主建船型实现批量承接;应用产业方面,本集团在业界具备良好口碑,承接建造了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重点项目的钢结构工程,海上风电装备成功出口海外市场。
  (四)市场优势。本集团主营业务产品在国内外相关领域拥有较高占有率,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其中,在支线集装箱船及疏浚工程船市场具有领先优势;军用船舶、公务船、海警船系列、新一代大型海洋救助船市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上述优势为公司带来可持续发展优势,同时,在当前船舶行业产业升级背景下,公司将注重持续增强研发能力、建造技术等核心竞争力,开拓新的增长点,提升盈利能力,更好地回报股东。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完工交船46艘,共计108.31万载重吨,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61.46亿元,同比增长2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6.76万元,同比减少6.40亿元,同比下降93.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6.39万元,同比减亏7,754.90万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政策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国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诸多机遇,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国家层面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等利稳经济基本盘的政策举措,并围绕科技创新、供应链安全稳定、海洋工程装备、邮轮游艇、深远海养殖装备、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等方面出台专项实施方案,地方政府提出的“制造业强省”、“制造业立市”等具体部署,将为本集团稳步增长、跨越式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防务产业基本面长期向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必要性长期存在。国防建设是国防军工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进入到“十四五”后半程,随着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装备的使用使作战方式与以往发生较大变革,新作战领域、模式等驱动新装备持续更迭,新兴装备层出不穷,为防务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船海产业市场仍有上涨空间。2024年预计全球短期内都将处在高通胀、高利率周期内,同时当前船位资源较为紧张,船厂议价能力提升,叠加升级配套设备以及劳动力短缺带来的成本上涨,船价易涨难跌。此外,当前船东仍然对订造液化气船等抱有较大热情。同时,国际海事组织MEPC80确定了净零排放的时间节点及相关要求,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已正式扩展到航运领域,对于替代燃料和绿色技术投资的增加,以及降速航行都可能导致海运成本增加,进而推升市场运价。
  应用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2023年海上风电项目集中进行用海审批,批量项目获核准,为2024年海上风电需求释放做好铺垫。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达18GW,到2025年和2026年将分别达26GW和32GW,预计2024年国内海上风电发展将呈现加速趋势,未来三年国内海上风电装机复合增速有望超过40%。工业互联网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随着5G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工业互联网范围和深度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公司发展战略
  本集团致力于打造精品海洋装备,强军报国、深耕海洋,和谐发展,成为产业结构合理、核心技术领先、质量服务卓越、国际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海洋防务装备上市公司。
  面对船舶市场发展新常态,本集团秉承“创新、高效、协作、共赢”的企业精神,遵循“坚持制造服务并重”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海洋科技创新应用产业三大产业布局,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发展、制造强国建设及海洋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产业向更具价值的方向拓展延伸,做强做优主业,大力拓展新兴产业,加快公司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4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7%;合同承接金额1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3%。
  2024年度,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计划承接合同151亿元。本集团将持续对标先进,深入挖潜提效,实现稳步增产上量、效益指标同步提升;深入开展精益生产、管理提升与成本工程,持续提高盈利能力;强化主建产品系列船型计划和节拍管理,确保重点船型交付节点,并做好风险防控,以确保完成2024年经营计划。
  上述经营计划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财务风险
  (1)汇率风险:本集团的汇率风险产生于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债权)与负债(或债务),因汇率的波动而引起价值涨跌的可能性。主要集中于以美元计价的出口船舶订单,本集团将继续坚持以风险防范为目的,加强汇率走势分析,制定汇率风险防范方案,采用远期结汇、期权等金融工具防范汇率风险。
  (2)利率风险:本集团的利率风险产生于银行借款,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按浮动利率计价可能会使本集团承受现金流量利率风险,按固定利率计价可能会使本集团承受公允价值利率风险。本集团充分考虑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市场经济环境及国家货币政策变化,结合本集团生产经营实际,制定并及时调整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案。
  本集团因汇率、利率等因素变化对公司之影响程度见财务报表附注。
  2、客户风险
  受世界经济、航运贸易等因素影响,船东可能出现融资困难、资金紧张的情况,导致拖欠船款、延迟确认交付及修改合同甚至弃船情况的发生,造成公司存在在手订单违约的风险。本集团将进一步加强合同履约管理,强化船东资信调查、项目过程管理,提高船东的违约成本,加强合同履行的预警监控,促进在手订单交付。
  3、成本风险
  本集团造船业务等实行订单式生产且建造周期长,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人工成本上涨,可能导致公司在建产品成本被动增长,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本集团将持续做好全产业链提效降本工作,并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推进主建产品批量化承接生产,及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等措施,尽量降低成本波动对公司影响。
  4、供应链风险
  受贸易保护主义、地缘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部分进口设备可能存在延期交付风险。本集团将持续关注海外市场形势,做好经营研判,在关键领域进行一定的物资储备,适时推进设备国产化替代。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