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外贸出口转包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

  • 产品类型:

    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外贸出口转包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

  • 产品名称:

    航空发动机 、 燃气轮机整机 、 部件,维修保障服务 、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出口转包

  • 经营范围:

    从事各类飞行器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燃气轮机及零部件的设计、实验、研制、生产、装配、试车、维修、营销和售后服务业务;从事航空发动机技术衍生产品的研制、实验、开发、中试、生产、销售、服务业务;航空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转包生产、进出口、“三来一补”加工业务;物流服务、对销贸易、转口贸易业务;烟气透平动力装置、航天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制造、销售与维修;风力发电机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工程设计、安装、技术咨询与售后服务;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制造、系统集成、销售与维修;铝型材及门窗的制造、安装和销售;计测设备的检定、校准及测试、研制、调修、销售;计量标准研究开发与应用;计测技术培训及咨询服务;仪器、仪表、工具、普通设备、石化、电力、冶金机械成套设备、电器机械与器材、机械备件、电子产品的制造、销售与维修;金属材料、橡胶制品、本企业废旧物资的销售;幕墙的设计、安装、装饰装修;进出口业务;医疗机械制造、销售;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环保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采购、销售、安装和维修;科技咨询及技术服务(以上范围均不含国家规定的前置许可、禁止项目;国家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以下项目由分支机构经营:住宿、餐饮服务;成品油、氧气、氩气、丙烷(化工原料)销售;压力容器、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31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4.02 - - - -
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营业收入(元) 171.60亿 - - - -
外贸出口转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11.02 - - - -
外贸出口转包业务营业收入(元) 10.04亿 - - - -
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11.87 - - - -
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元) 1.00亿 - - - -
黎明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4.98 - - - -
黎明公司营业收入(元) 117.55亿 - - - -
黎明公司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4.72 - - - -
黎明公司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营业收入(元) 113.26亿 - - - -
黎明公司外贸出口转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36.77 - - - -
黎明公司外贸出口转包业务营业收入(元) 2.33亿 - - - -
黎明公司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51.46 - - - -
黎明公司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元) 334.34万 - - - -
南方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16.80 - - - -
南方公司营业收入(元) 21.14亿 - - - -
南方公司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17.08 - - - -
南方公司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营业收入(元) 20.07亿 - - - -
南方公司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34.40 - - - -
南方公司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元) 844.78万 - - - -
黎阳动力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3.01 - - - -
黎阳动力营业收入(元) 13.80亿 - - - -
黎阳动力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2.54 - - - -
黎阳动力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营业收入(元) 13.25亿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项) 154.00 329.00 384.00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项) 152.00 329.00 384.00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项) 213.00 709.00 683.00 - -
产量:外贸(美元) - 2.39亿 - - -
产量: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元) - 373.98亿 - - -
销量:外贸(美元) - 2.37亿 - - -
销量: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元) - 365.83亿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项) - 709.00 682.00 - -
外贸产量(美元) - - 2.11亿 1.74亿 2.23亿
外贸销量(美元) - - 2.14亿 1.86亿 2.02亿
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销量(元) - - 310.89亿 280.73亿 222.90亿
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产量(元) - - 316.68亿 281.20亿 222.99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7.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59%
  • 客户1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 深圳市昌毅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 客户2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2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47.43亿 17.72%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26.29亿 9.82%
深圳市昌毅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24.10亿 9.01%
客户2
21.18亿 7.91%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2
8.36亿 3.1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1.4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21%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2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3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4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8.29亿 5.06%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2
6.78亿 4.14%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3
5.82亿 3.55%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4
5.64亿 3.44%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5
4.95亿 3.0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9.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69%
  • 用户1
  • 深圳市昌毅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 客户1
  • 冀中能源集团金牛贸易有限公司
  • 客户2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用户1
18.50亿 16.71%
深圳市昌毅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12.66亿 11.43%
客户1
8.09亿 7.31%
冀中能源集团金牛贸易有限公司
5.42亿 4.89%
客户2
4.82亿 4.3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7.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81%
  •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 GEAE
  • 西安捷通电工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22.51亿 28.39%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11.17亿 14.09%
GEAE
4.95亿 6.24%
西安捷通电工有限公司
4.70亿 5.9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4.09亿 5.1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0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3.64%
  • 上海八色贸易有限公司
  • 南京铁丰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 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2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上海八色贸易有限公司
5.18亿 9.18%
南京铁丰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3.68亿 6.51%
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
3.44亿 6.09%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3.42亿 6.06%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2
3.28亿 5.8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7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67%
  •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三研究所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 西安捷通电工有限公司
  • GE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9.47亿 31.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三研究所
2.70亿 8.87%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2.61亿 8.59%
西安捷通电工有限公司
2.28亿 7.50%
GE公司
1.71亿 5.6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4.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96%
  •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2
  •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AE)
  • 丰盛南京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17.78亿 25.03%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1
9.84亿 13.86%
中航工业系统内单位2
6.66亿 9.37%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AE)
5.91亿 8.32%
丰盛南京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82亿 5.3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4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73%
  •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铁丰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 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
  • 美国AEHI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2.77亿 6.04%
南京铁丰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2.44亿 5.33%
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2.16亿 4.72%
陕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
1.88亿 4.10%
美国AEHI公司
1.16亿 2.54%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三类: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外贸出口转包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主要产品和服务有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整机、部件,维修保障服务以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出口转包等。公司产品用于为航空器、舰船提供动力。  (二)报告期内行业情况  从国际格局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航空强国逐步加速无人化、新结构、新材料、新能源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实验积累与技术验证,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  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国防建设的需求,推动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航空航...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三类: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外贸出口转包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主要产品和服务有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整机、部件,维修保障服务以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出口转包等。公司产品用于为航空器、舰船提供动力。
  (二)报告期内行业情况
  从国际格局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航空强国逐步加速无人化、新结构、新材料、新能源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实验积累与技术验证,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
  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国防建设的需求,推动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动能积聚。随着民营企业的深入参与,竞争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够研制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等全谱系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在国际上,也是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产品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企业,一贯注重技术积累与人才培养,以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能力、数据和人才积累,保持着国内领先的行业地位。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业务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4,784.97万元,同比增长4.35%,主要是客户需求增加,产品交付增加,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826,368.82万元,同比增长4.27%,主营业务三大板块中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实现收入1,715,994.01万元,同比增长4.02%;外贸出口转包业务实现收入100,354.88万元,同比增长11.02%;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0,019.93万元,同比减少11.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473.47万元,同比下降17.99%,主要是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4,206.43万元。
  (二)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加速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
  一是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加快民机研制步伐,积极推进燃机发展;二是强力推进AEOS深化应用;三是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效能,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四是一体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五是健全完善质量体系,加强质量过程管控,提升质量基础能力;六是发挥“链长”作用,深化推进航空动力产业链建设。
  2.聚焦建设世界一流,深化推进改革发展
  一是推动改革拓广度、延深度;二是推动国际合作引进来、走出去。
  3.紧盯经济运行质量,深化推进提质增效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财务体系建设;二是全力推进成本工程;三是全力推进资本资产运营。
  4.围绕事业发展所需,深化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深化人才发展机制全方位改革;二是培育壮大科技人才全梯次队伍。
  5.突出党建融入中心,深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持续打造思想政治引领的红色阵地;二是持续打造支撑主业发展的“铸心”引擎;三是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风险因素
  1.面临的风险
  (1).经营管理方面: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从满足功能性要求向全要素品质延伸,给公司的生产组织、运营管理等带来新的挑战。
  (2).技术工艺方面:在技术能力方面,为实现公司价值创造及运营质量提升的目标,需进一步加强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等“三新”技术跟踪捕获,加强前沿技术探索及储备,持续提升核心关键技术工艺成熟度。
  (3).人才储备方面: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周期长、难度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公司需要不断培养新的人才,完善公司人才梯队建设,保证各领域专业人才支撑公司业务目标实现。
  2.各方面风险的应对措施
  (1).经营管理方面:注重顶层需求捕获,面对逐年增长的业务规模,加强统筹策划,落实均衡生产,持续管理提升,降低经营成本。
  (2).技术工艺方面:在技术能力方面,加强与设计单位技术交流、信息搜索,建立常态化“三新”技术识别机制,提前识别技术需求,开展前期基础技术研究,为立项后技术应用奠定基础,降低研制技术风险;利用技术创新平台,优化对外合作渠道,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及前沿技术储备。识别工艺成熟度偏低的技术点,通过技术攻关、技术改进等方式分级分类加快工艺成熟度提升。
  (3).人才储备方面: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统筹推进“十四五”人力资源专项规划落实落地,加强内部人才调研,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发挥薪酬分配激励作用、绩效管理导向作用,优化培训体系,有效发挥人力资源效能,为实现产品交付、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建立了集技术研发、新产品试制、批生产于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线集群,强化了航空发动机研制核心能力。公司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拥有理化、计量、无损等检测专业的国家认可实验室;联合知名高校组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产学研中心/联合实验室、省部级基础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按照“立足技术、着眼产品,提升核心能力”的思路,持续完善研发体系,加速自主研发;紧盯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利用外部优势资源,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协同创新;通过国家部委、省市政府等渠道,联合申报外部研究课题,获得外部资金支持;持续推进“揭榜挂帅”及技术攻关活动,突破关键技术,提升技术成熟度。
  公司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管控,推进专利成果转化和共享;通过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及专利体系布局规划,不断完善专利技术谱系和专利池,有力地支撑了自主技术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技术应用,激励全体员工进行自主创新,使核心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和延伸。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13件;授权专利154件,其中发明专利152件。
  (二)供应链管理能力
  公司持续完善“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科研生产体系,按照“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关键在手”的原则,深入开展关键技术协同创新,统筹内外部资源,进一步优化外部产线布局,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实施供应商质量卓越改进计划,持续提升供应商交付质量。制定供应商培育方案,探索实施长期合作模式,培育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伙伴。结合“长协+订单”方式,将核心供应商现有资源和计划投入资源纳入管控。积极推动供应链体系数字化应用,满足新形势下装备发展需求,提升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的安全性和韧性。
  (三)智能制造能力
  公司具备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制造、总装、试车整套技术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综合制造能力国内领先。拥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精密机械加工和计量检测设备,压气机叶片自动化生产单元、发动机总装脉动生产线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究航空发动机智能装配、复杂结构件智能加工等技术,建设数字化精益柔性制造单元,试点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打造加工状态自我感知、生产运行过程精准控制和生产状态自主决策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提升快速响应和灵活应变能力。数控加工、铸造、锻造等仿真技术得到成熟应用,全面部署ERP、MES等系统,积极探索工序级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融合,公司级生产管控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统一监控和资源统一调配。
  (四)新质生产力
  公司通过市场开拓、创新驱动、开放融合、人才强企、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全面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主业,以产品(产业)为内核,构建“军机民机、国内国际、航机燃机”协同发展布局。二是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强与研究院所技术交流,提前开展前沿技术论证与布局;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流程实践与应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突破和掌握先进技术,提升工艺成熟度。三是加快人力资源战略转型,全面推进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健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提升全员素质,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四是全面提升生产制造能力,围绕重点型号、重点产线,统筹拉动内外部能力提质适配;试点建设采用数智新技术的数字化车间,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发挥“链长”拉动作用,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高性能、低耗能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品。
  (五)流程体系建设
  公司扎实推进AEOS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服务保障子体系建设及深化应用,重构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全业务域、全层级流程,加速产品研发;建成驱动订单到交付的整体流动,实现了产供销平衡的生产计划体系;以产品为主线,运用场景化思维,规范了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搭建面向产品交付前中后的服务保障主流程,有力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基本建成层类清晰、纵向统筹、横向拉通、边界合理、定义清晰的业务流程架构,建立了分层次战略体系、主要产品商业模式、业务流程架构、质量要求要素库,形成了各业务域资源部署方案,推动职能型管理向流程型管理转变。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