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工程技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生产运营服务、其他业务。

  • 产品类型:

    工程技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生产运营服务、其他业务

  • 产品名称:

    水泥和矿山工程 、 绿能环保和多元化工程 、 立磨 、 辊压机 、 预热器 、 回转窑 、 篦冷机 、 收尘设备 、 燃烧器 、 选粉机 、 堆取料机 、 输送设备 、 破碎设备 、 钻探 、 采矿工程设备 、 水泥生产线运维服务 、 矿山运维服务 、 数字智能服务 、 固废资源化利用 、 工程物流 、 骨料销售 、 属地化产品销售

  • 经营范围:

    非金属新材料、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的研究、开发,技术咨询、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建设安装、工程总承包;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工程勘测、监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制造及以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承包境外建材行业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承包上述境外工程的勘测、咨询、设计和监理项目;进出口业务;对外派遣实施境外建材行业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房产租赁;国内贸易;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1 
业务名称 2024-03-31 2023-12-31 2023-09-30 2023-06-30 2023-03-31
合同金额:分产品:新签合同:运维服务:水泥生产线运维服务(元) 6.94亿 7.27亿 7.08亿 - -
合同金额:新签合同(元) 212.16亿 94.11亿 116.34亿 - -
合同金额:新签合同:其他(元) 4.02亿 5432.58万 7.54亿 - -
合同金额:新签合同:境内(元) 69.24亿 45.18亿 47.85亿 - -
合同金额:新签合同:境外(元) 142.92亿 48.93亿 68.50亿 - -
合同金额:新签合同:工程建设(元) 145.56亿 33.38亿 61.49亿 - -
合同金额:新签合同:装备制造(元) 17.44亿 20.80亿 14.15亿 - -
合同金额:新签合同:运维服务(元) 33.27亿 39.39亿 33.16亿 - -
合同金额:新签合同:运维服务:矿山运维服务(元) 26.33亿 23.09亿 18.94亿 - -
新签合同金额:其他(元) - - - 4.16亿 3.55亿
新签合同金额:合计(元) - - - 188.59亿 226.26亿
新签合同金额:境内(元) - - - 57.01亿 -
新签合同金额:境外(元) - - - 131.58亿 -
新签合同金额:工程建设(元) - - - 130.47亿 165.33亿
新签合同金额:水泥生产线运维服务(元) - - - 6.98亿 14.89亿
新签合同金额:矿山运维服务(元) - - - 17.84亿 19.89亿
新签合同金额:装备制造(元) - - - 22.14亿 17.03亿
新签合同金额:运维服务(元) - - - 31.82亿 40.35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8.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19%
  • 客户第一名
  • 客户第二名
  • 客户第三名
  • 客户第四名
  • 客户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第一名
10.71亿 9.82%
客户第二名
6.17亿 5.66%
客户第三名
5.40亿 4.95%
客户第四名
3.33亿 3.05%
客户第五名
2.96亿 2.7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1.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98%
  • 客户第一名
  • 客户第二名
  • 客户第三名
  • 客户第四名
  • 客户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第一名
10.59亿 5.11%
客户第二名
10.06亿 4.85%
客户第三名
8.23亿 3.97%
客户第四名
6.98亿 3.37%
客户第五名
5.55亿 2.68%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公司按照“稳住效益增长,守住风险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稳健增长,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3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616.4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境外新签合同额333.07亿元,同比增长55%;境内新签合同额283.37亿元,同比减少8%。截至2023年底,公司未完合同额为593.25亿元,同比增长12%,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99亿元,同比增长6.94%;综合毛利率19.43%,同比提升2.09个百分点;实...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公司按照“稳住效益增长,守住风险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稳健增长,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3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616.4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境外新签合同额333.07亿元,同比增长55%;境内新签合同额283.37亿元,同比减少8%。截至2023年底,公司未完合同额为593.25亿元,同比增长12%,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99亿元,同比增长6.94%;综合毛利率19.43%,同比提升2.09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6亿元,同比增长14.74%,逆市取得经营佳绩。
  (一)主业优势地位持续巩固,业务结构转型持续深化
  水泥工程技术服务稳居全球第一。公司积极把握全球新建及存量水泥生产线绿色低碳、数字智能技改升级需求,充分发挥SINOMA全球品牌效应和深厚客户基础,积极攻坚高端市场,在非洲、中东、欧洲、南亚等市场区域成功获取一批水泥EPC整线合同,2023年新签工程技术服务合同额390.67亿元,同比增长21%。坚定践行“价本利”理念,深化内部协同,持续提升运营效率,2023年工程技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66.65亿元,同比增长7.55%;毛利率15.73%,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全年20个项目点火投产,主要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功获取PAC证书32项、FAC证书12项,尼日利亚索高特三线、宁夏吴忠赛马、阿尔及利亚ZAHANA、BECHAR4个项目荣获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高端装备制造深化融合强基。顺利完成合肥院并购重组,按照“统一平台、一体管理、一类装备、一个主体”的“四个一”原则,加快推进装备业务专业化整合,推动工程板块与装备板块协同发展、相互促进。2023年新签装备合同额74.12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营业收入71.76亿元,同比增长2%;毛利率25.47%,同比提升1.39个百分点。公司具有研发制造能力的十类核心主机装备自给率超过60%,立磨、辊压机、篦冷机、预热器等拳头产品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装备境外业务收入占装备收入比重提升至25%,装备外行业收入占装备收入比重提升至32%。
  生产运营服务保持稳健增长。全面对接客户全生命周期生产需求,打造“履约好、性能优、服务佳”的优质品牌形象。2023年新签生产运营服务合同额135.86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新签矿山运维合同额79.75亿元,同比增长7%;新签水泥和其他运维合同额56.10亿元,同比增长26%。报告期内,生产运营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3.83%;其中,矿山运维实现营业收入64.82亿元,同比增长22.45%;水泥及其他运维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1.18亿元,同比增长2.48%。截至报告期末,在执行矿山运维服务项目281个,其中境外项目5个;完成供矿量6.5亿吨,同比增长25%,水泥供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在执行水泥运维服务生产线56条,年提供产能超过1亿吨,同比增长23%。
  (二)绿色智能升级稳步推进,属地深耕完善全球布局
  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全球水泥行业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技术规模最大、中国建材集团水泥板块首个碳捕集项目——青州中联年产20万吨二氧化碳全氧燃烧富集提纯示范项目顺利点火;相继成功签约欧洲两条工业化应用的全氧燃烧熟料线工程项目。公司自主研发的绿色低碳水泥工厂数字化设计建造技术经行业鉴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成功应用于铜川尧柏、玉山南方等生产线。绿色矿山建设成果丰硕,公司所属中材矿山累计建成131座绿色矿山,在21个项目投入运营177辆新能源矿车。
  加快数智赋能、数实融合。全力推动数字化战略落地执行,组建中材国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数字中材国际建设服务商和工业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围绕产业链布局数智链,构建研发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程数字化、装备智能化、工厂智能化的数字化系统能力和全周期产品序列。加速推进数实深度融合,推出数智工厂整体解决方案2.0,形成一体化智能巡检、在线热工诊断等22项最佳实践;全年建成数字智能工厂9个、数字化矿山20座,打造了合肥南方、宜城南方、滁州中联、山东泉兴、池州中建材骨料等一批智能化标杆示范项目。
  属地经营助力国际化发展。发挥全产业链以及属地核心优势,推动属地发展迈上新台阶。“全球织网行动”全面推进,建立属地化资源联络机制与区域化属地资源共享平台,建成1亿元利润平台3家、5000万元利润平台1家、3000万元利润平台1家。增资参股中材水泥,打造基础建材联合出海共同体。注重属地本土化人才建设和文化融合,外籍长期雇员1800余人,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科技赋能彰显创新优势,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
  深入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公司向价值链更高端跃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18.42亿元,同比增长13.22%。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成第二批重点科研项目布局、第一批前沿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强化知识产权成果管理,2023年申请发明专利317件,其中国际专利12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31件,其中国际专利3件,3项PCT专利进入欧美国家阶段;在执行标准项目99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4项。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强化联合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2023年,公司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积极推进阿尔及利亚、法国、尼日利亚等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合作平台建设,创新国际合作生态。成功召开中材国际首届水泥绿色智能发展峰会,充分展示中国水泥工业发展新成果,进一步提升公司行业影响力。
  (四)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助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连续两年获评国资委“双百企业”考核“标杆企业”,合肥院、天津院分别获评“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专项考核“优秀企业”。中长期激励覆盖全级次企业共2468人,覆盖面占比16%,激发公司长期发展活力。
  在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基础上,公司统筹谋划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开展改革深化提升、创建一流和价值创造、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专项行动,为公司“效益提升、价值创造”持续注入新动能,获得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4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践成果5项。
  (五)防范化解风险积极有效,护航公司发展行稳致远
  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境外风险排查、新并购企业风险内控体系、境外机构审计“三个全覆盖”。不断完善事前预防为主、事中控制有效、事后处理规范的法律合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合规风险“三道防线”,顺利通过GB/T35770-2022/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和年度监督审核认证。建立国别风险动态防控机制,发布尼日利亚、伊拉克、埃及、沙特等重点国家《国别动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力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发布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库;筑牢“安全墙”,实现安全隐患整改率100%、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水泥工程服务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当前,全球水泥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整线EPC需求增长有限,但“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水泥行业的共识,水泥企业对新技术、新装备的需求持续释放。
  国际市场,据Onfied调查,2023年全球水泥产需量基本保持稳定,多数地区水泥价格上涨,除中国外平均增长2.6%。受疫情放开后经济回暖影响,境外水泥EPC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局面。境外新建增量主要来自非洲、中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在欧洲市场,受脱碳政策影响,存量技改订单活跃。
  国内市场,2023年受水泥行业需求萎缩、价格低位下行、利润大幅下降影响,水泥整线EPC机会大幅锐减。但是在“双碳”与“双控”政策共同作用下,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2022年6月23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对工业节能提效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版《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已于2022年11月起实施,对水泥产品能耗指标要求更为严格;2022年11月8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3%以上,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2023年8月22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方案》,明确水泥行业2023年-2024年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15%,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1月19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目标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区域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截止到2022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累计共有1572条,其中运转10年以上的线占比80%,国内老线绿色智能技术改造仍有较大需求。
  2、水泥技术装备
  公司装备业务主要涵盖水泥技术装备、矿业破碎及物料处理装备等领域。伴随2023年合肥院重组完成,中材国际构筑了水泥领域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装备业务,拥有700-14000t/d级全规模、覆盖破碎、粉磨、烧成、物料输送、环保以及DCS控制系统全流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核心装备,其中辊压机全球市占率第一,熟料输送机国内市占率达85%,篦冷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水泥装备销售与整线EPC项目、技改EPC项目紧密相关,现阶段水泥装备销售主要面向以境外市场为主的整线EPC项目需求和国内水泥行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技改EPC项目需求以及存量装备运维的备品备件需求。2023年,伴随境外水泥EPC业务迎来恢复性增长,装备境外订单也呈现较好增长;国内水泥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催生以环保、节能、高效为特点的装备需求,以装备为核心的绿色智能技改项目成为国内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由于设备使用场景和制造工艺原理的相通性,水泥行业相关装备技术经过改进后能够应用于固废处置、新能源、冶金等其他行业。公司现有核心装备已成功向水泥外行业拓展,目前粉磨装备、环保装备、输送与计量装置等装备已进入冶金、化工、电力、钢铁、煤炭等行业,如立磨产品在水泥行业外收入已达约50%。
  3、水泥和矿山运维服务
  水泥运维服务市场:水泥运维服务主要包括整线生产运营、备品备件和维修业务。目前公司整线生产运营业务主要在境外,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新建水泥生产线较多,当地业主管理经验、技术力量薄弱,对水泥整线运维等技术服务需求较大。2023年,伴随境外水泥EPC项目迎来恢复性增长,整线生产运营订单亦呈现较好增长。在备品备件领域,市场主要参与者为小型私人服务商或业主自营,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公司旗下各专业装备子公司均有备品备件业务,产品矩阵丰富,现阶段主要服务于自有装备。备品备件属于耗材类业务,使用周期较短,每年都有望保持较为稳定的业务规模。
  矿山运维服务市场:矿山运维是公司目前运维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占运维收入比重约60%,主要为石灰石、砂石骨料业主提供矿山开采运维服务。2023年底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目标是到2028年底持证在产的全部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要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地方政府相应管理条例及建设办法相继出台。伴随国家对矿山开采安全、环保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大、中型矿山业主在缺乏相关专业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将矿山运维外包至专业服务商,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服务商竞争优势愈加明显。除石灰石和骨料露天开采运维服务能力外,公司拥有开采其他露天矿的技术储备,在全球范围内向其他露天矿领域拓展具备较大潜力。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工程技术服务
  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以EPC工程总承包服务为主,同时采用工程咨询和设计、成套技术装备供货(EP)、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管理等模式。
  EPC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以下领域:
  (1)水泥和矿山工程: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以及完整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全产业链”资源,为客户提供矿山开采和水泥生产线技术研发、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系统集成服务。
  (2)绿能环保和多元化工程:公司依托全球品牌影响力、丰富的海外项目管理经验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技术、人才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向绿能、环保、节能、矿业、化工、电力、公路、民用建筑等非水泥工程领域拓展,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
  2、高端装备制造
  公司装备产业的范围主要包括水泥技术装备、矿业破碎及物料处理装备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技术服务等,核心产品包括立磨、辊压机、预热器、回转窑、篦冷机、收尘设备、燃烧器、选粉机、堆取料机、输送设备、破碎设备、钻探及采矿工程设备。公司一方面利用与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协同优势带动装备销售,一方面通过装备专业化发展拓展外行业市场空间,实现行业产品向专业产品转变。
  3、生产运营服务
  公司生产运营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以下领域:
  (1)水泥生产线运维服务:公司拥有完整、系统的水泥生产运营管理服务体系、专业的水泥生产运营管理团队及广泛的人力资源网络,为客户提供工厂保产、设备维修等方面服务,使水泥生产线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在更佳状态下生产运行。目前该业务主要在境外实施,业务模式通常为业主负责原/燃材料供应、水泥销售等,公司承担生产线的人员组织、水泥熟料生产、设备运行维护、设备检修及备品备件等,主要采用人工单价或吨熟料单价进行结算。
  (2)矿山运维服务:在矿山工程的基础上,公司为石灰石、砂石骨料或有色金属矿山客户提供矿山开采服务,生产环节主要包括穿孔、爆破、装车、运输、破碎及输送、矿石均化等。目前该业务主要在国内实施并开始积极向境外拓展,主要按照供矿量进行结算。
  (3)数字智能服务:依托现有水泥行业资源,公司开展水泥和矿业数字化产品服务业务,包括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及智慧矿山、数字设计、智慧建设、智能制造等数字化智能化服务。
  (4)固废资源化利用:公司依托中材水科、中材环境等业务主体,积极开展固体废弃物处置和综合利用业务。目前,固废资源化利用主要采用的业务模式是投建营模式(投资+工程+运营)。
  4、其他业务
  其他业务主要是工程物流、骨料销售、属地化产品销售等业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先后整合了国内水泥工业研发、设计、装备及工程优质资源,是全球水泥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市场唯一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公司拥有覆盖矿山开采和水泥生产线技术研发、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资源、专业人才队伍和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全产业链的价值重塑和布局优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有:
  (一)行业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工业大奖获奖企业。公司拥有全流程、全规模、高品质、成套高端水泥技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依托科研创新和海量应用场景,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803件,其中发明专利617件,国际专利9件,涵盖水泥制造全工艺流程的技术和产品;先后主持或参加百余项水泥行业国际、国内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公司拥有国家水泥节能环保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中国水泥发展中心(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共同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21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公司所属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是制造业单项冠军;截至目前,公司共拥有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公司核心技术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向:
  绿色低碳技术:
  公司大力发展绿色创新,以低热耗为代表的水泥绿色烧成技术及装备、低系统电耗为代表的水泥绿色粉磨技术及装备、水泥生产超低排放技术及装备、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处置和替代原燃材料技术、新型低碳水泥生产技术大范围研究和应用,推动水泥行业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发展。公司自主研发的水泥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在青州中联落地应用。基于“一模到底”的PDCA碳管理理念,自主开发高效实用的工厂全生命周期碳核算工具——工厂碳排放评估平台,实现对不同对象碳排放量的精细化计算和实时动态监控。
  数字智能技术:
  在智慧EPC方面,基于数字模型技术(BIM),自主开发工业互联网赋能与服务平台(IIESP),实现了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数字化管理,与物理工厂同步交付数字孪生工厂。在智能制造方面,自主研发装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控制云化的全流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主要装备产品如篦冷机、辊压机、立磨实现数字化模拟、自动化加工,生产效率提升2倍以上。在智能工厂方面,自主开发基于双中台数据湖技术的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和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预测技术的云边协同智能控制平台,为客户提供水泥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实施和应用,在行业内建设了近40座水泥智能工厂,大幅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降低能耗和排放指标,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和生产过程可控性,提升产品质量,为业主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管理经验
  公司坚定不移执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国际化,不断提升公司的全球服务力、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在海外88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332条生产线,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主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16年保持世界第一。2023年,公司再次入选2023年度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公司榜单排名再创新高,位列全球43位,同比上升1位,位列上榜中国企业11位。公司坚持“全球化、属地化、多元化”发展定位,建立了完善的属地区域型服务网络,在海外拥有超过100家境外机构,1800余名外籍长期雇员,一国一策深入推进属地经营。
  (三)卓越的项目履约能力
  公司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在质量、成本和工期方面的比较优势,创造了多项水泥工程建设领域的“第一”:公司承建的都江堰拉法基项目是国内第一个EPC水泥总承包项目;铜陵海螺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是中国第一条5,000t/d国产化示范线,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里程碑”;多米尼亚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第一个水泥工程总承包项目;阿联酋UCC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日产万吨水泥生产线;阿尔巴尼亚FK项目是第一个将中国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出口到欧洲的项目;匈牙利NOSTRA项目被当地媒体称为“世界最美丽的水泥厂”;埃及GOEBeniSuef6*6,000t/d项目是世界水泥行业迄今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步建设的最大规模水泥生产线项目,创造了“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的新典范;全球首条万吨级5级改6级预热器优化升级项目在徐州中联顺利投产;日喀则雅曲项目获得“最高海拔的水泥生产线”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四)良好的品牌信誉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凭借领先的技术、卓越的工程品质,多次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及建材行业多项荣誉。公司凭借“工期短、履约好、性能优、服务佳”的优质品牌形象,与Hocim、Heideberg、Dangote等全球水泥巨头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SINOMA”品牌成为国际建材工程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近年来,公司持续深化属地化经营和本土化运作,积极践行世界企业公民责任,不断赋予品牌新的价值和内涵。
  (五)有竞争力的人才资源优势
  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不断健全人才体系、优化人才选用育留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在推动公司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进程中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力量。一是人才体系全面覆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84名,科研人才共计2,925名,高级专家人才3,384名,专业技术职称人才8,751名,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3,028名。二是人才机制日趋完善,公司以“双百行动”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优化人才引进、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定期举办中青年干部政治素养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与高校合作建立境外人才培训机制。三是人才活力充分激发,不断完善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建立规范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形成了基于岗位、贡献为导向的差异化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收入分配向核心技术骨干倾斜;构建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工程项目的全方位全贯通中长期激励架构,实现了骨干员工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较强的融资能力
  公司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所属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拥有多渠道的融资资源和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公司与主要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保险机构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资,解决公司资金需求,支持公司业务发展。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新签及未完合同情况:
  1、上述数据为工程与装备内部抵消后。
  2、“未完合同额”指有效合同的结转额,即在手所有合同的结转额-已签订未执行及停缓建合同的结转额。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水泥工程服务
  国际市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较快,受益于基建和房建的快速发展,区域水泥需求旺盛,水泥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成熟市场国家受脱碳政策影响,绿色低碳改造需求持续释放,将为公司发展带来持续增长机遇。据Onfied预测,2024年境外水泥需求和价格较2023年总体保持稳定。公司核心经营区域包括西部非洲、东部非洲、北部非洲、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区域市场,伴随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增长红利,水泥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境外每年仍有200-250亿水泥EPC增量市场空间。此外,目前境外约有2,400条水泥熟料生产线,20年以上生产线占比近70%,存量老线技改市场空间较大。
  国内市场,根据中国水泥网大数据研究院《2023年水泥市场运行总结与分析》预计,2023年至2025年,水泥需求降幅平均每年在2%-3%之间。由于国内水泥需求大幅萎缩,价格持续下行,水泥企业恢复投资意愿仍然不强,新增整线机会有限。2020-2035年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快速推进的时期,受“双碳”政策影响,水泥行业绿色低碳、数字智能转型升级加快,低碳节能改造需求将持续释放。
  2、水泥技术装备
  伴随全球水泥行业绿色智能转型进程持续推进,水泥装备仍有较大潜在需求空间。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水泥装备全球市场规模预计每年约350-400亿元,按照公司2023年装备业务收入测算,水泥装备全球市占率约20%,相比水泥EPC业务全球市占率65%,装备业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目前行业已处于提质增效、绿色智能的结构化转型时期,来自存量市场的节能降耗改造、更新迭代将占据更大的装备需求比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国内围绕节能降碳、超低排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的设备更新改造有望提速。
  3、水泥和矿山运维服务
  水泥运维服务市场:非洲、中东、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一些经济快速发展、水泥生产线快速增加的国家,由于缺乏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工人,对水泥生产线运维服务的需求将持续扩大。全球水泥熟料生产线存量规模较大,考虑到设备使用寿命限制和替换材料升级需求,售后和备品备件市场规模可观。据麦肯锡研究预测,未来5年备品备件及运维服务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预计每年400-450亿元。
  矿山运维服务市场:当前国家推进安全矿山、绿色矿山政策趋严,矿山设备向自动化、大型化、智能化以及节能化方向发展,将持续释放矿山运维服务的市场需求。据麦肯锡研究分析,到2025年国内水泥石灰石和骨料矿第三方工程运维市场规模预计每年约280-300亿元。此外,公司立足石灰石矿和骨料矿运维优势,持续向其他品类矿延伸;受益于国内水泥走出去步伐加快和公司工程业务带动,境外市场未来有望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推动绿色智能,服务美好世界”为使命,以“材料工业世界一流服务商”为愿景,秉持“一核双驱,三业并举”顶层设计,致力于成为行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绿色智能的推动者、全球发展的建设者。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工程、装备、服务三足鼎立、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业务格局。
  一个核心:工程技术服务
  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和引擎。巩固提升水泥和矿业EPC市场地位与盈利能力,在熟悉的区域,服务熟悉的业主,积极拓展绿能环保工程、工业工程等多元工程领域;依托全球服务网络,创新业务模式,大力发展以水泥和矿山为基础的现代运维服务业。
  双轮驱动:数字智能和高端装备
  数字智能是现代工程服务业的软件系统,高端装备是硬件系统,两者是新一代工程服务业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数字智能方面,统一数字智能业务平台,对内为工程、装备、运维业务赋能,提升运营效率与竞争优势;对外通过推动水泥智能工厂升级与产业生态圈打造,加快打造水泥智能工厂、智慧矿山等核心数字化产品,提升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的能力。
  高端装备方面,统一装备业务平台,通过内部专业化整合,打造若干装备领域世界级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加快打造全球备品备件加工、采购、仓储服务中心,加快营销网络全球布局,构建“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模式,与属地运维服务协同发展。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积极把握新型工业化、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一带一路等时代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目标,重点攻坚“六大工程”,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攻坚“主业提质”,核心主业更优更强。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和SINOMA品牌价值,巩固水泥工程主业的市场份额优势,推动工程、运维、装备全方位良性、协同发展;坚持“价本利”理念,进一步提升主业盈利能力;着力完善矿山专业化全链条服务,打造产业链竞争优势,积极开拓海外矿山建设和采矿服务市场。
  2.攻坚“装备重器”,高端装备实现突破。按照“一种装备、一个主体”原则,全面完成专业装备子公司整合融合。强化装备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核心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数字化水平,打造若干世界级“单项冠军”。完成合肥智造产业园建设,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装备智造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依托全球属地化资源和系统集成服务能力,统一备件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构建“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坚持“基于水泥、超越建材”业务定位,加大装备外行业拓展和“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提升装备外行业收入、境外收入占比。
  3.攻坚“数智转型”,数字智能全面赋能。深度推进数字智能业务整合融合,提升整体数字智能合力,塑造核心数字化优势和拳头产品。持续推进“一系统一平台”建设,建成工程、装备、运维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平台。持续开展全流程智能控制实时优化系统2.0等新一代智能化产品研发攻关,不断提升数字化综合服务能力,推出新一代标杆产品。
  4.攻坚“科技创新”,引领能力持续提升。强化绿色低碳、数字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研发攻关,推动创新成果更快转化落地。聚焦推进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快推动“揭榜挂帅”科研项目执行和重点项目落地。启动“十四五”第一批前沿科学开放基金项目,实现全氧燃烧、分级粉磨、氢能煅烧、数字矿山等技术装备的示范线应用,增强关键技术装备研发能力。高效推进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建设,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建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创新生态优势。高质量举办第二届中材国际水泥绿色智能发展峰会,提升公司行业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
  5.攻坚“深化改革”,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扎实推进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构建战略导向的高效治理体系,推动实现市场化经营,健全全级次ESG评级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争做资本市场主业突出、优强发展、治理完善、诚信经营的表率。
  6.攻坚“海外再造”,属地经营全面深化。在中国建材集团“利用10年左右时间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建材”的战略目标指引下,与中材水泥深度协同,加速推进基础建材全球布局,并积极协同推动玻纤、锂膜、风电叶片等新材料产业“走出去”。进一步优化属地化发展顶层设计,推进资源配置、品牌文化、骨干团队、经营投资的全球化,提升属地化经营的盈利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重构,国内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2024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战略意识和前瞻思维,持续加强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预判和战略执行的监控,做好合理预期,抢抓机遇,紧跟需求,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集团战略中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2、行业风险:房地产和基建需求明显下降,建材行业整体产能过剩。针对行业风险,一是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利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升级持续推动技术装备需求。二是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坚持“价本利”理念,加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降本节支力度,加强成本管控,提升成本竞争力。
  3、境外经营风险:公司在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受当地政治、经济、公共安全、文化差异、合同法律、国际舆情、环保要求以及部分国家间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市场开拓及项目履约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公司将组织各市场主体加强境外风险排查和境外项目前期调研,提前做好风险预判,严格执行境外合规管理制度,并通过咨询当地法律专家解读政策、寻求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境外经营、税务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与当地政府和业主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加强内部协同合作,妥善防范和化解境外经营风险。
  4、汇率风险:公司境外合同以美元和欧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部分合同涉及当地小币种结算,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针对此风险,一方面加大海外项目本土化分包、采购力度,消化当地货币;另一方面持续加强汇率监控及管理,以存量外币资金和未来项目外汇收支为基础,以套期保值为原则,采取减少外汇风险敞口、开展金融衍生业务、提高资金收益等手段规避和对冲部分汇率风险,确保降低和平滑因汇率波动对公司损益造成的影响。
  (五)其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