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高端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光伏设备、锂电/储能设备、晶圆划片机、装片机、铝线键合机、AOI设备

  • 产品名称:

    低氧单晶炉 、 大尺寸超高速硅片分选机 、 丝网印刷线 、 激光辅助烧结设备 、 光注入退火炉 、 大尺寸超高速多主栅串焊机 、 模组/PACK线 、 晶圆划片机 、 装片机 、 铝线键合机 、 AOI设备

  • 经营范围: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光伏设备及元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和销售;通用机械及配件的销售;软件开发;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或禁止企业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26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库存量:激光划片机(台) 0.00 - - - -
库存量:多主栅串焊机(台) 10.00 - - - -
库存量:硅片分选机(台) 1.00 - - - -
库存量:模组PACK线(条) 1.00 - - - -
库存量:光注入退火炉(台) 3.00 - - - -
库存量:单晶炉(台) 123.00 - - - -
库存量:丝印整线(条) 0.00 - - - -
库存量:铝线键合机(台) 14.00 - - - -
订单金额:在手订单(元) 132.04亿 101.63亿 73.22亿 - -
丝印整线库存量(条) - - 0.00 - -
光注入退火炉库存量(台) - - 1.00 - -
单晶炉库存量(台) - - 0.00 - -
多主栅串焊机库存量(台) - - 6.00 9.00 11.00
模组PACK线库存量(条) - - 0.00 0.00 0.00
激光划片机库存量(台) - - 1.00 6.00 3.00
硅片分选机库存量(台) - - 1.00 1.00 2.00
订单金额:在手订单:直拉单晶炉(元) - - 12.53亿 - -
常规串焊机库存量(台) - - - 1.00 1.00
贴膜机库存量(台) - - - 12.00 12.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0.0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81%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7.38亿 11.70%
客户2
3.89亿 6.16%
客户3
3.09亿 4.90%
客户4
2.98亿 4.72%
客户5
2.73亿 4.3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73%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6.48亿 9.01%
供应商2
3.40亿 4.73%
供应商3
2.01亿 2.80%
供应商4
1.62亿 2.26%
供应商5
1.39亿 1.9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17%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4.97亿 14.05%
客户2
4.77亿 13.48%
客户3
3.15亿 8.89%
客户4
1.98亿 5.59%
客户5
1.47亿 4.1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1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33%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3.96亿 10.41%
供应商2
1.64亿 4.32%
供应商3
1.16亿 3.05%
供应商4
7637.27万 2.01%
供应商5
5870.80万 1.5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0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1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4.34亿 21.19%
客户2
3.70亿 18.06%
客户3
1.93亿 9.44%
客户4
7726.04万 3.77%
客户5
3414.75万 1.6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8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50%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27亿 7.48%
供应商2
1.20亿 7.06%
供应商3
4676.03万 2.76%
供应商4
4632.29万 2.73%
供应商5
4192.29万 2.4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0.28%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30亿 28.85%
客户2
2.35亿 20.56%
客户3
5733.28万 5.01%
客户4
3534.40万 3.09%
客户5
3162.88万 2.7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0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81%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06亿 8.02%
供应商2
7338.86万 5.54%
供应商3
5615.12万 4.24%
供应商4
3778.08万 2.85%
供应商5
2858.41万 2.1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70%
  • 天合光能
  • 晶科能源
  • 上海久商国贸易有限公司(越南光伏经销商)
  • 隆基绿能
  • 盟固利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天合光能
9652.65万 12.80%
晶科能源
9439.18万 12.52%
上海久商国贸易有限公司(越南光伏经销商)
8762.73万 11.62%
隆基绿能
4621.79万 6.13%
盟固利
3498.66万 4.6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53%
  • 昆山威普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珊华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江苏昊华传动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无锡市一克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无锡翔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昆山威普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5136.24万 7.85%
珊华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3285.34万 5.02%
江苏昊华传动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2743.44万 4.20%
无锡市一克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2040.50万 3.12%
无锡翔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531.49万 2.34%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高端装备的供应商,公司产品的应用行业是光伏、锂电/储能、半导体封测。
  2023年公司设备主要应用行业-光伏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供应链瓶颈打开,光伏发电经济性提升,终端需求持续释放推动国内光伏装机超预期。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为345-390GW;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全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2%,总体来看,随着全球“双碳”进程的推进,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高速发展,项目数量超过2,500个,较上年增长46...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高端装备的供应商,公司产品的应用行业是光伏、锂电/储能、半导体封测。
  2023年公司设备主要应用行业-光伏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供应链瓶颈打开,光伏发电经济性提升,终端需求持续释放推动国内光伏装机超预期。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为345-390GW;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全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2%,总体来看,随着全球“双碳”进程的推进,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高速发展,项目数量超过2,500个,较上年增长46%。新增投运装机规模21.5吉瓦时/46.6吉瓦时,是2022年新增投运装机规模的3倍。2023年,集采/框采(储能电芯、电池pack、直流侧系统和储能系统)规模接近70吉瓦时;在新型储能中,锂电储能装机规模占比持续提高。公司应用于锂电储能的模组/PACK生产线,2023年继续保持稳健发展,获得多家客户的复购。
  2023年,随着封装市场规模的扩大,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此过程中,国际大型企业竞争优势逐渐受到中国本土企业的挤压。中国半导体封装设备制造企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中的重要力量。公司在半导体封测环节的设备品类不断增多,划片机、装片机、键合机、AOI产品构成公司半导体封装设备,铝线键合机持续获得更多客户的订单,AOI设备获得小批量订单。划片机、装片机在客户端验证。
  同时半导体磁拉单晶炉获得海外知名客户订单,实现公司半导体设备出口零突破。
  1、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新产品的推出、成熟产品的降本,公司核心产品继续保持较强竞争优势。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0,219.8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5,582.3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10%;每股收益5.5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31%。
  2023年底,公司总资产为1,561,748.64万元,比年初增长83.26%;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366,415.68万元,比年初增长42.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6.30元,比年初增长41.95%。
  2023年度,公司各项费用均比上年度有所增长,其中销售费用19,887.52万元,比上年度增长8,276.48万元,增长比例为71.28%;管理费用25,654.89万元,比上年度增长7,954.16万元,增长比例为44.94%;研发费用32,730.77万元,比上年度增长9,064.32万元,增长比例为38.30%;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增长比例低于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比例。
  2、主要业务情况
  2023年度,公司签署销售订单130.94亿元(含税),比2022年度增长77.57%;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132.04亿元(含税),比2022年度增长80.33%。
  公司核心产品大尺寸、超高速多主栅串焊机,大尺寸硅片分选机继续保持较高市场份额;松瓷机电低氧单晶炉以其优异的性能获得天合光能超过18亿订单,该订单是公司2023年度最大金额的单一订单;公司新推出的激光辅助烧结设备,已取得行业龙头客户的批量订单;储能模组/PACK生产线取得知名客户订单;半导体划片机、装片机已在客户端验证,铝线键合机持续获得客户小批量订单,半导体AOI设备取得小批量订单;半导体磁拉单晶炉获得海外知名客户订单,实现公司半导体设备出口零突破。
  3、加快新产品研发布局,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32,731.63万元,同比增长38.30%。持续的高比例的研发投入转换为公司持续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
  随着P型电池片逐步逼近理论效率极限,光伏电池技术快速从P型PERC电池向N型TOPCon和HJT电池技术升级。技术进步推动N型电池快速产业化,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新产品。2023年公司研发成功包括0BB串焊机、XBC串焊机、N型低氧单晶炉、激光辅助烧结等适应N型电池技术的新设备;2023年公司研发成功集装箱装配线,实现了储能模组/ACK&集装箱装配线全栈解决方案;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晶圆规格向着更大更薄更集成化趋势发展,12寸晶圆已成为主流晶圆,公司针对12寸晶圆立项研发12寸全自动划片机及装片机;2023年,公司加强海外技术合作,通过与海外技术团队合作研发半导体CMP设备,对部分前瞻性产品进行布局。
  4、多种方式推进技术合作,积极拓宽公司技术边界
  2023年,公司通过全资收购普乐新能源(蚌埠)有限公司、设立日本全资子公司、引进日本技术团队等方式,将公司的研发技术的边界不断拓宽。从自动化技术拓展至真空镀膜工艺技术,从半导体封测环节技术拓展至半导体晶圆、硅片研磨抛光技术。通过多种方式的技术合作,公司的研发技术资源得到进一步拓展。
  5、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着客户需求,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2023年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600个生产基地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随着公司海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客户对公司的服务要求不断提升,公司针对客户对服务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以优质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的全球市场竞争力。
  6、按计划推进募投项目实施,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2023年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共计募集资金11.40亿元。该等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公司的平台化高端智能装备智慧工厂项目、光伏电池先进金属化工艺设备实验室项目和半导体先进封装光学检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募集资金为公司新的研发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研发项目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产品基础。目前公司各项研发项目均按计划开展。
  公司自上市以来,共计进行2次再融资。该等资金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截至目前,IPO募投项目全部实施完毕,定向增发股票的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可转债项目已开始实施。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部分研发项目的实施主体进行了调整,该等实施主体的调整,将整合研发资源,提升研发效率。
  7、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公司自2020上市以来,坚持每年派发现金红利,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计现金分红5.02亿元;2023年公司开展了2次回购,共计使用资金2.19亿元。2023年基于对公司的信心,公司实控人通过集合竞价增持6,077.75万元的公司股票。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质量,严格执行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通过上市公司自愿性公告、定期报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交流会、上证E互动平台、电话会议、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保障广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能够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动态。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得到了监管机构的肯定,2022至2023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获得上交所信息披露工作评级为“A”。
  8、深入践行ESG理念,积极推进ESG工作,全面完整披露ESG报告
  2023年,公司坚持以国家“双碳”战略为指引,响应国家新型能源系统建设。公司将ESG工作融入到日常经营之中,积极践行公益责任,为市场、行业、国家和社会等多方持续创造价值。
  为更好开展公司ESG工作,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负责对公司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等相关事项进行监督与管理。
  2023年,公司全面完整披露公司ESG报告,将公司在ESG各方面的信息全面、完整、准确的呈现给利益相关方。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是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性能优异、性价比高的高端设备和解决方案。
  2、公司主营产品及服务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锂电行业、半导体行业封测环节。公司主要产品是低氧单晶炉、大尺寸超高速硅片分选机、丝网印刷线、激光辅助烧结设备、光注入退火炉、大尺寸超高速多主栅串焊机等光伏设备;模组/PACK线等锂电/储能设备;和应用于半导体封测环节的晶圆划片机、装片机、铝线键合机、AOI设备等。
  公司还为客户提供已有设备的改造、升级服务和备品备件。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向客户销售设备(报告期内主要是光伏设备、锂电设备)以及配套的备品备件、设备改造升级技术服务等,获得相应的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等相关支出,形成公司的盈利。
  2、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活动分为产品研发和技术开发。其中,产品研发为分别以公司产品规划、产品优化申请和客户合同为依据的自主型研发、改善型研发和定制化研发。技术开发分为前瞻性技术研发(用于技术储备和原理验证)和针对可广泛应用模块/机型进行的平台化开发。
  3、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根据由销售订单/预投申请形成的主生产计划,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对需外购的原材料进行采购。
  公司生产涉及原材料种类众多,公司将其分为采购件、加工件两大类。
  公司将采购部门划分为战略采购部和执行采购部,其中战略采购部负责供应商开发、管理、维护、议价等,执行采购部负责采购计划执行与物料跟踪。公司还设立了物流部,专职负责物料保管及出入库管理工作。
  同时,公司制定了《供应商开发与批准流程》《物料计划》《执行采购》《收货管理》《物料入库》等制度、流程,严格规范采购各个环节的执行过程。
  4、生产模式
  (1)自主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以销定产”+“预投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通常是根据客户订单来确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同时因部分客户的订单规模大,交付周期短,而设备产品从采购、组织生产到交付有一定周期,为实现生产的连续性、规模化,经审批,公司可对部分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投生产。
  公司的生产主要过程具体如下:按照订单或预投申请结合产品交付计划、物料供给安排等情况生成主生产计划,并由主生产计划生成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委外计划等;生产部门根据相关生产计划及物料到货情况完成安装、调试、成品检验、入库;交付时,为便于运输,公司产品可能需分拆为较小的模块,运送至客户现场后再行组装、调试。
  (2)外协生产
  公司产品均以自主生产为主。同时,公司主要为更灵活地进行生产计划安排、提高生产效率,根据主生产计划制定委外计划,经比价等程序,将部分电气装配等工序进行委外加工。
  5、销售模式
  公司境内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境外销售通过采用直接销售、经销两种模式进行。公司直销流程主要包括订单获取、组织生产、货物运输(含出口报关)、现场安装调试、设备验收、质量保证等。
  经销模式的主要流程是,公司在生产完成后,将设备运送至合同约定的国内地点,由经销商负责出口报关和后续运输,在设备到达客户现场后,主要由公司负责现场安装调试、设备验收和质量保证(部分经销商会提供协助)。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光伏设备行业
  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据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广泛共识。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为345-390GW;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全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2%。总体来看,随着光伏产业下游装机的增长,从而提高了光伏行业远期发展空间的确定性和成长性。
  光伏行业终端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持续扩产。同时,光伏各环节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驱动存量产能的替代。扩产需求和替代需求构成了光伏设备的市场需求。在技术进步和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驱动下,以硅片设备、电池设备以及组件设备为代表的核心环节,对高性能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大。我国光伏设备行业的发展,与光伏行业的技术迅速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光伏技术路线更迭和产业规模扩大,国产设备供应商和光伏制造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光伏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快速成熟并迅速推广,某项新技术、新工艺成熟后其市场渗透率将迅速提高,从而要求光伏设备供应商及时推出适应光伏行业技术主导发展路线的新设备,以实现工艺进步。
  同时,也加剧了装备制造企业竞争的激烈化。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光伏行业的技术发展主题。相应地,光伏设备行业需持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需求。未来几年,光伏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A、N型电池及相应设备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点
  根据CPIA对2021-2030各种电池技术平均转化效率变化的预测,随着PERC电池转换效率逐渐提高并接近其理论极限,N型电池技术所拥有的效率优势,将会成为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N型电池主要包括TOPCon单晶电池、异质结电池及IBC电池。
  B、多种电池片处理工艺共存,光伏电池增效设备成为市场关注点
  在降本增效的市场要求下,光伏技术不断升级迭代,光伏产业链开始出现增效新设备。该等设备在以往的技术条件下未能发挥的优势,随着光伏技术的迭代,该等设备针对N型技术的增效效果开始显现,产业对该等新设备出现较强需求。
  C、栅线印刷技术不断提升,新的印刷技术开始出现
  目前,电池片的金属栅线几乎全部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制备,2023年市场占比达到99.6%。
  生产企业和设备厂家也在研发孔板印刷、电镀、激光转印、喷墨等其他栅线印刷技术。预计未来几年内丝网印刷技术仍将是主流技术。随着栅线宽度变窄的需求增加,也会出现新的电池片栅线制备技术。
  2、储能行业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各类储能技术,包含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不同技术路线。美欧日韩等主要经济体将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上升为国家或地区战略,我国也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以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2023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约为21.5GW。随着政策进一步执行、成本超预期下降和技术持续改进,新型储能将更能满足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电力储能需求。
  预计2025年,全球及我国新型储能年度新增装机或分别超过60GW、31GW,有望达到67GW、35GW。
  3、国内半导体封测环节设备行业
  由于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出乎意料的强劲表现,SEMI对于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预测由最初的“2023年将有10%-14%的负增长”调整为“2023年将略微收缩2%达到1000亿美元,预计将在2024年恢复增长”。根据SEMI报告,在产能扩张、新晶圆厂项目以及前端和后端对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高需求的推动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240亿美元的新高。
  2023年,随着封装市场规模的扩大,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此过程中,国际大型企业竞争优势逐渐受到中国本土企业的挑战。中国半导体封装设备制造企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中的重要力量。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公司光伏设备产品的市场地位
  公司属于光伏设备行业中的细分市场龙头。公司报告期内的公司主要产品是低氧单晶炉、大尺寸超高速硅片分选机、丝网印刷线、激光辅助烧结设备、光注入退火炉、大尺寸超高速多主栅串焊机等光伏设备;其中,核心产品大尺寸超高速串焊机、硅片分选机已在各自细分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低氧单晶炉竞争优势逐步显现,丝网印刷生产线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1)公司串焊机产品的市场地位
  串焊机是光伏组件生产环节的核心设备。公司串焊机的市场地位较高,为全球超过600个生产基地提供了串焊机,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全球光伏组件前十的供应商均是公司报告期内的客户。
  (2)公司硅片分选机产品的市场地位
  公司硅片分选机不断创新,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卓越的产品性能得到全球客户的认可。目前全球主要硅片生产商隆基绿能、高景太阳能、高测股份、上机数控等均是公司硅片分选机客户。
  (3)公司大尺寸单晶炉产品的市场地位
  公司大尺寸单晶炉产品2022年开始量产出货,公司单晶炉获得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合盛硅业等知名客户的复购,市场份额上升较快。2023年公司为解决Topcon的硅片因氧含量高所产生的同心圆等情况,推出性价比较高的低氧单晶炉,推出后取得龙头客户的批量订单,业绩增长迅猛。
  2、公司锂电/储能模组PACK生产线产品的市场地位
  公司生产的应用于锂电池储能的模组/PACK生产线,已取得阿特斯、天合储能、晶科储能等客户的订单。
  3、公司半导体封测设备的市场地位
  公司生产的铝线键合机应用在半导体封测环节,目前该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公司设备已持续获得客户小批量订单。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3.1、新技术公司在光伏电池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的情况下,重点研发适用于N型电池的0BB、BC工艺以及提升转换效率的激光辅助烧结工艺。该等工艺技术的应用,为公司新产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2、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
  光伏市场方面,2023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216.88GW。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超过600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预计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超过200GW,累计装机有望超过810GW。
  产品效率方面,2023年,p型单晶电池均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4%,较2022年提高0.2个百分点;n型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5.0%,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5.2%,两者较2022年均有较大提升。未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及良率的提升,n型电池将会成为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效率也将较快提升。
  技术路线方面,2023年,新投产的量产产线以n型电池片产线为主。随着n型电池片产能陆续释放,PERC电池片市场占比被压缩至73.0%。n型电池片占比合计达到约26.5%,其中n型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比约23.0%,异质结电池片市场占比约2.6%,XBC电池片市场占比约0.9%,相较2022年都有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材料和制备成本低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行业内钙钛矿电池生产大多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三条100MW及以上中试线已建成,其中一条已投入量产,两条运营调试,首批量产组件已进行了一年以上分布式应用实践并于2023年底开始地面电站实践。近几年来,学术与工业界的研究人员通过不断优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配方和工艺,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受到化石能源供应影2023年,锂离子电池储能在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中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占比进一步增加到近99%。由于我国锂电储能产业在技术、成本和产能方面的巨大优势,预计后几年锂电储能占比仍将维持高位;同时,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技术快速发展将推动其他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提升。远期而言,随着脱碳更趋严格,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迅速替代化石燃料,能量成本更低的长时储能技术愈发关键。半导体封装环节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较低,进口设备仍然占有较高市场份额。随着先进封装的工艺发展,国产设备性能的不断提升,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设备的趋势明显。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研发驱动型公司,通过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公司形成了由四大核心支撑技术和八大核心应用技术构成的研发体系。该等技术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多个核心产品,构成公司在光伏硅片端、电池片端、组件端布局核心产品体系。为保持核心技术先进性,公司持续跟踪光伏产业链、锂电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的技术发展变化,高度关注下游应用行业新工艺、新技术。通过多年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公司在光伏组件串焊技术、激光划片技术、光伏电池加工技术、硅片精密检测技术、单晶硅棒生长技术、锂电模组组装技术、电芯外观检测技术、半导体引线键合技术等方面形成核心技术体系。
  公司在该等核心技术上不断研发更高、更新的技术,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保持较高的领先性。且该等核心技术在报告期内无不利变化。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2023年,组件价格竞争愈演愈烈,组件单瓦售价较2022年初下降超过50%。在此竞争形势下,客户对组件生产降本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串焊机产能方面,公司成功研发并推出新型10000+组件串焊机,既保持了产品竞争力,又降低了客户每GW的投入。在硅片分选机方面,技术创新实现了硅片分选机产能的跳跃式升级,从13500片每小时升级迭代到18000片每小时,同时满足整半片兼容,以及双插半片兼容。
  此外,为提高客户组件良率,公司开发了叠焊机模块,形成划、焊、排、叠一体化产品,并成功中标头部客户的垂直一体化项目。
  在新工艺方面,公司重点研发0BB、BC工艺。公司在多个0BB工艺方向进行了储备研发,配合多个头部客户进行0BB工艺预研,在两个0BB方向上取得客户量产订单突破,其中多个0BB方案可满足客户现有设备的迭代升级。在BC工艺方向,公司产品成功导入多个头部企业,已完成初步量产验证,形成了从BC绝缘印刷烘干、锡膏印刷烘干、划片、串焊的整体解决方案。
  依托公司产品垂直一体化优势,首次在客户端实现了从电池到组件的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
  此外,公司还同步推出工装清洗机、串返修机、激光接线盒焊接、高精串检、串EL系统、集控系统等,进一步加快组件生产车间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的升级速度。
  2023年,公司继续深耕储能行业,通过对储能模组/PACK线转运机构与逻辑等的优化迭代,成功实现15-20PPM高速产线的量产交付,模组/PACK线2小时以内快速换型,助力储能行业增产提效;在模组线自动化率方面,突破了自动套钢圈等关键技术,实现95%以上自动化率突破,助力储能行业品质提升;同时,2023年通过技术预研,成功推出集装箱装配线,实现了储能模组&PACK&集装箱装配线全栈解决方案,助力储能行业智造升级。
  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格也在向着更大更薄更集成化趋势发展,12寸晶圆已成为主流晶圆;2023年,公司研发适用于12寸的晶圆划片机和银浆装片机。双轴12寸及以下尺寸晶圆划片机带自动清洗功能,划片与清洗结合解决了切割后晶圆表面清洁等问题;12英寸及以下晶圆处理能力的银浆装片机,同时兼顾大尺寸高密度框架处理能力,满足产品高兼容且快速切换,创新性开发了组合相机,大大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振动,为客户提供了大尺寸晶圆装片最佳解决方案。
  公司2023年在铝线键合机基础上,成功开发出粗铜线键合头。该键合头适用于车规级IGBT模块,且与粗铝线键合机共用一套安装及操作平台,极大的为客户实现了设备降本。全新开发的粗铜线键合头,可编程键合压力100到5000g适用于5到20mil的粗铜线键合工艺,可满足市面90%的铜线键合需求。配合共用的键合设备平台、BPM(键合过程监测)及ALC(无损拉力测试)功能,为键合稳定性持续保驾护航。
  2023年,半导体封装厂对其产品封装过程检测要求达到“零缺陷”。公司结合已有的光学检测技术以及客户需求,开发出精度±3微米,UPH可达30K的高精度,高速率的金、铜、铝线全兼容检测设备。且创新性的结合平面和立体成像技术,同时对检测物体的外观和尺寸全检测,极大的节省了人工,保证检测产品零缺陷出厂,为客户产品质量口碑保驾护航。
  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使公司获得多项研发成果。2023年公司获得授权知识产权358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271项、软件著作权24项。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1,605项,其中发明专利102项、实用新型专利1,213项、软件著作权10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1)公司取得较丰富的技术成果
  公司是专业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规模较大的研发团队,已积累了丰富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截至2023年12月末的研发人员875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8.11%。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1,605项,其中发明专利102项、实用新型专利1,213项、软件著作权10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
  (2)公司具有快速迭代现有产品、前瞻性布局新产品的技术能力
  公司坚持“高产能、高精度、高兼容性、高稳定性”的研发理念,以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基础,针对客户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及时响应,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实现了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前瞻性布局:一是针对现有产品升级迭代,提升产能性能。串焊机、硅片分选机、低氧单晶炉等在现有常规产品基础上,产品性能、精度、效率等均有大幅提升。低氧单晶炉的降氧工艺取得突破,降氧效果已经接近超导磁场。
  二是公司围绕降本增效,研发全新设备。2023年公司推出的激光辅助烧结设备,是常规电池生产线因增效而衍生的新设备。该设备对于提升电池转化效率效果明显,成为TOPcon电池生产线新的标配产品。
  三是丰富半导体封测环节的核心设备,满足客户整线需求。公司2023年研发了12寸晶圆划片机、12寸银浆装片机,使公司在封测环节的产品品类更加完善,满足了客户对于封测整线的需求。
  通过快速迭代现有产品,前瞻性布局新产品,公司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客户创造了增值价值,促进了下游行业的技术进步。
  2、产品优势
  (1)公司产品具有性能优势
  公司持续加大前沿技术储备,全系列产品围绕高产出、高良率、智能化、兼容性进行创新开发,整体具备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公司产品单机产能高,高良率,智能化程度高。目前,公司最新的多主栅串焊机产品可稳定实现10,800半片/小时(以焊接切半后的210尺寸硅片测算)。同时推出了划焊、排、叠一体化产品,在高产能的基础上将组件返修率由10%左右降低到3%左右。硅片分选机的产能达到了18,000片/小时(以182mm尺寸硅片测算),同时在智能化方面具备对停机时间、不良分布及故障停机时间等系统性分析的能力。低氧单晶炉平均拉速达到了1.6mm/min(以12英寸晶棒测算),实现氧含量6-7ppm效果,提升晶体品质,同时具备一键拉晶功能。
  储能模组/PACK线产能达到了15-20PPM,自动化率95%。公司产品性能稳定,加工良率高,可保障客户较高的产能及品质要求,降低其生产成本。
  (2)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快速切换能力。
  公司的产品设计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客户可能的特殊应用场景,因此其产品设计灵活,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而且可在不同工艺之间快速切换。举例来说,公司目前的大尺寸超高速串焊机能够兼容9-24主栅,最大可兼容230mm尺寸的电池片,并适用矩形电池片焊接的要求,随着市场薄片化进程推进,已完成高速生产状态下120μm厚度TOPCon电池的量产交付,并不断对更薄电池片的焊接工艺探索,同时在现有技术平台上对0BB工艺进行整合性创新研究。公司的硅片分选机各检测模组可根据客户工艺变化自由组合,可通过调试做到整半片兼容,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公司的标准圆柱模组PACK线可满足2小时以内快速换型,助力储能行业增产提效。
  3、全球综合服务优势
  公司生产的设备是客户赖以生产经营的重要资产,其故障可能造成客户整条生产线停产,其运行情况对客户的生产经营具有重大影响。光伏行业技术迭代迅速,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导入速度对客户的产品升级同样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服务能力、改造能力及响应速度是客户选择供应商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公司不断提升对既有客户的销售服务品质。针对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客户共计超过600个生产基地,公司派出工程师,为客户提供现场设备安装、调试服务。同时针对不同客户情况,公司安排工程师为客户提供远程指导、现场检测、运营维护、专业培训等技术服务。此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设备改造升级服务,以满足客户适应技术进步的设备改造升级的需求。为此,公司建立了强大的工程服务团队,截至2023年12月末的工程人员为1,477人,占公司员工总数30.57%。
  公司通过综合客户服务,不仅可以增强客户粘性与满意度,还可以了解市场需求、技术趋势等信息,促进公司的产品研发和改进。
  4、客户优势
  公司已与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太阳能、通威太阳能、保利协鑫、天合光能、阿特斯、一道新能源、正泰新能源、横店东磁、新加坡REC、加拿大Silfab等国内外光伏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
  公司与天合储能、晶科储能、阿特斯、山东电工时代、中车株洲所等知名储能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随着公司半导体设备的不断优化,公司加大了面向半导体客户的业务拓展力度。在半导体封装设备市场拓展中,稳健推进从小客户验证到中大客户放量的策略,截至目前,公司已与通富微电,中芯集成,华润微电,捷捷微电,电基集成等分立器件、IGBT、AOI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与上述客户或潜在客户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公司及时了解市场技术趋势,促进公司的产品研发和改进,而且能为公司新产品方向提供参考和测试验证条件,从而有助于公司研发新产品的产业化。
  四、风险因素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研发布局与下游行业发展趋势不匹配的风险
  光伏行业技术更新换代频繁,下游行业技术迭代迅速。公司需投入大量资源对下游行业的工艺和市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与技术储备。若公司研发布局与下游行业发展趋势不匹配,可能出现浪费研发资源,错失发展机会,甚至丧失细分市场优势市场地位等不利情形,从而影响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2)项目研发失败或研发成果未能成功商业化的风险
  公司对研发的投入较大,2023年研发投入32,730.77万元,比上年度增长9,064.32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19%。上述研发投入对公司提高现有产品性能、开发新产品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新产品研发、推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可能面临新产品研发失败或研发成果未能成功商业化或市场推广未达预期的风险。
  未来,公司将保持对创新技术研发的高投入,若公司因技术门槛高、技术经济性、需求变动等因素,发生大量研发失败,或者研发成果无法成功商业化的情形,则不仅增加公司的当期费用,影响盈利能力,而且可能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3)核心人员流失以及技术失密的风险
  公司于2015年起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较丰富的技术积累。该等技术积累对公司持续经营起到重要作用。公司核心技术主要系由公司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形成,其中核心技术人才对公司研发起到重要作用。若出现公司核心人员流失或重大技术失密,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4)技术侵权风险
  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已积累一批已得到成功应用的核心技术,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1,605项,其中发明专利102项、实用新型专利1,213项、软件著作权10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如未来公司所拥有的该等专利及知识产权被认定无效,或有权机关认定公司存在专利或技术侵权行为,或者其他公司基于商业策略提出针对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不仅可能使公司卷入相关诉讼或纠纷,而且可能影响公司产品销售,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主要客户发生不利变动风险
  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光伏产业链的硅片、组件生产环节,该等细分市场的集中度较高。相应地,公司2023年1-12月的销售收入相对集中,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公司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为31.81%,若公司主要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发生不利变化,或公司与主要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受到不利影响且无法迅速开发新的大型客户,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2)产品毛利率波动风险
  最近几年,公司光伏设备、锂电设备受市场竞争、产业政策、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其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未来,不排除因下游客户议价要求、行业竞争、扶持政策不利变动等原因使得公司的主要产品出现价格下降、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等不利情形,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公司经营决策失误风险
  公司的经营决策受技术发展趋势、政策变化、市场竞争环境、宏观经济波动等方面因素影响。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其行业发展变动较快,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使得公司的经营决策难度较大。
  另外,公司通过战略投资、合作研发等方式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能够快速抓住市场机会,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中长期竞争力。但该等战略投资、合作研发等行为对公司经营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尽管公司已采取措施增强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但仍不能排除未来出现经营决策失误,并因此对公司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可能。
  (4)公司经营业绩下滑风险
  报告期,公司的营业收入630,219.8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582.37万元。
  公司经营业绩受宏观经济、行业竞争、技术迭代等因素影响,存在导致公司存在未来经营业绩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收入、净利润)下滑的风险。
  (5)海外经营的风险
  国际化是公司发展的战略之一。2023年公司在日本、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将在境外开展研发、贸易等业务。如果境外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或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因国际关系紧张、战争、贸易制裁等无法预知的因素或其他不可抗力而导致境外经营状况受到影响,将可能给公司境外业务的正常开展和持续发展带来潜在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的存货数额较大,截至2023年12月末存货的账面余额为762,958.33万元。其中,发出商品占比较高,期末的发出商品余额为626,682.03万元,占期末存货比例分别为80.70%,主要是公司销售的设备类产品自发出至客户验收存在较长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周期所致。公司已按照会计政策的要求并结合存货的实际状况,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但仍不能排除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其他难以预计的原因,导致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或者存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使得公司面临存货跌价风险。
  (2)存货发出至客户验收周期较长的风险
  公司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设备类产品,通常,该等产品自发出至客户验收的周期较长,从而导致大额资金经营性占用。若客户不能及时验收公司的发出商品,不仅影响公司的收入确认,并可能加大公司收入的波动性,还将增加存货占款和延长公司货款回收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3)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报告期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82,359.3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1.68%。公司部分下游客户未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应收账款,导致公司部分应收账款出现逾期。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及逾期应收账款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如果公司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足额回收甚至不能回收,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性现金流等产生不利影响。
  (4)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光伏设备产品的风险
  报告期,公司光伏设备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近90%。如光伏行业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光伏设备行业竞争加剧,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5)税收优惠风险
  公司生产的设备产品采用自主研发、设计的软件进行操作或控制,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就该等软件已取得10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74项软件产品。根据《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等文件,公司销售设备搭载的自主开发操作系统软件等可作为嵌入式软件产品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公司于2015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21年再次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证书编号:GR20213200538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企业应在期满前提出复审申请,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为三年。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上述公司相应期间内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若出现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取消、优惠力度下降、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情形,则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
  1、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
  近年来,光伏行业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变化、市场供需波动等因素影响较大,其中国家有关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光伏产业政策调整等政策措施将直接影响下游公司的生产经营,使得下游光伏行业整体呈现一定的波动。公司专注于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的主要产品为光伏行业设备。2023年光伏行业加速产能的投放,光伏行业产能面临结构性过剩。产能过剩有可能导致客户扩产放缓,缩减资本开支。从而对公司设备需求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需求下滑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客户主要来自光伏行业和储能行业。因此,若该等行业的需求下滑,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首先是政策可能发生不利变动导致需求下滑。光伏行业、储能行业等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该等政策支持对激发需求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光伏及储能行业规模扩大以及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加快,对该等行业的补贴力度已呈减弱趋势。如果相关产业政策、国际贸易政策等政策进一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将会对光伏、储能行业等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公司销售规模、经营业绩等造成不利影响。
  除了前述因素外,光伏行业、储能行业的市场需求还受宏观经济、下游行业产能投资周期、技术发展变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影响。下游行业,特别是光伏行业,若发生不利波动,将对公司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3、下游行业的关键技术或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对应的主要下游行业包括晶体硅光伏行业、储能行业、半导体封装与测试行业。该等下游行业的关键技术或技术路线存在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
  若下游行业的关键技术或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有可能改变对现有产品的供需关系,从而影响甚至根本性地改变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
  (五)、宏观环境风险
  1、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的风险
  本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供需状况与下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紧密相关,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本公司下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有一定的波动性,从而可能对本公司的核心产品等产品的需求造成影响。
  2、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既有产品出口业务,也有原材料、零部件进口业务,该等业务的计价和结算以美元为主。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众多,其波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如果汇率发生不利变动,公司产品出口以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3、国际贸易环境摩擦加剧的风险
  中国光伏产品出货量占全球较高市场份额,部分国家对来自于中国的产品实施不友好的贸易政策,该等政策将会影响光伏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从而影响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8.05%,主要系客户加大了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量,从而使公司销售收入稳定增长;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4.98%,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成本相应增加;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1.28%,主要系验收金额增加导致计提质保费增加,销售人员薪酬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4.94%,主要系管理人员薪酬支出、折旧摊销增长所致;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0.37%,主要系发行的可转债计提利息所致;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8.30%,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薪酬支出和折旧摊销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5.38%,主要系公司销售收款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1.59%,主要系公司发行可转债所致。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光伏行业终端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持续扩产。同时,光伏各环节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驱动存量产能的替代。扩产需求和替代需求构成了光伏设备的市场需求。在技术进步和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驱动下,以硅片设备、电池设备以及组件设备为代表的核心环节,对高性能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大。我国光伏设备行业的发展,与光伏行业的技术迅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光伏技术路线更迭和产业规模扩大,国产设备供应商和光伏制造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光伏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快速成熟并迅速推广,某项新技术、新工艺成熟后其市场渗透率将迅速提高,从而要求光伏设备供应商及时推出适应光伏行业技术主导发展路线的新设备,以实现工艺进步。同时,也加剧了装备制造企业竞争的激烈化。
  储能行业: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各类储能技术,包含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不同技术路线。美欧日韩等主要经济体将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上升为国家或地区战略,我国也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以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预计2025年,全球及我国新型储能年度新增装机或分别超过60GW、31GW,有望达到67GW、35GW。
  半导体行业:SEMI对于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预测由最初的“2023年将有10%-14%的负增长”调整为“2023年将略微收缩2%达到1000亿美元,预计将在2024年恢复增长”。根据SEMI报告,在产能扩张、新晶圆厂项目以及前端和后端对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高需求的推动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240亿美元的新高。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以科技创造智慧工厂。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研发为驱动,综合运用机械、电气、电子、光学、机器视觉、机器人、计算机等综合技术手段,助力客户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以科技创造智慧工厂,引领智慧工厂的未来,致力于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核心供应商。
  未来3-5年内,公司将继续加大对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不断深耕光伏、锂电、半导体行业,进一步挖掘上述行业的客户现时和潜在需求,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高端智能化设备,成为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核心技术优势的智能装备公司,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经营计划
  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公司现有实验室的作用,加大“产学研”融合能力。保证公司持续开发新产品的资源,提升公司整体研发实力和研发布局的能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研发体系和研发团队的激励机制。研发人员是公司研发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公司将通过股权激励、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以及创新业务跟投制度等多种方式,对在技术研发、研发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研发同事进行奖励,共享研发成果,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潜力、工作积极性。实现公司发展和员工受益的双赢局面。
  2、加快公司国际化布局,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加强海外产能建设和技术研发合作,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服务于海内外客户,积极跟进客户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拓展公司产品的海外营销和服务,提升公司产品的全球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光伏、锂电设备领域。同时,公司将积极加快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和海外本土化服务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海外研发技术合作,重点考虑围绕光伏设备、锂电储能设备、半导体后道设备的先进技术合作,以及海外技术团队的引进。该等技术合作不仅提升公司在设备产业链上的协同性,还将使公司技术能够覆盖更多的产品品类,提升设备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3、专注高端装备主业,加快募投项目实施,实现募投项目预期效益
  2024年,公司将持续加快尚未完成的募投项目实施。在募投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公司将严格遵守募集资金管理规定,审慎使用募集资金,切实保证募投项目按规划顺利推进。尽快实现募投项目预期收益,增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4、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提高资产安全性和周转率
  2024年,公司将持续监控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进一步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及时根据客户的信用风险采取适当措施。对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客户,坚持在发货前收取较高比例货款;对部分有信用风险的客户,除加大催收力度外,还通过诉讼、财产保全等方式,保证公司的货款安全。
  2024年公司将提高设备安装调试的效率,缩短设备爬产时间,在规定期间内达到验收标准后,专人跟进设备验收,提高设备的验收比例,从而进一步提升存货的周转率。
  5、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多种方式加强与投资者交流
  2024年,公司将继续严谨、合规地开展信息披露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内容的可读性和有效性,更多地采用图文、动画短片、视频等可视化形式对定期报告进行解读;继续做好内幕信息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好投资者获取信息的平等性。同时公司将披露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社会责任报告的中英文版,向全球投资者展示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以助力加强与国际投资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同时彰显公司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承诺与努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