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显示、智慧家庭组网及LED全产业链。
电子制造及运营服务
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 、 LED产业链
生产销售数字电视机、数字电视接收器、TFT显示器、LCD显示器、平板电脑(不含限制项目);生产销售数字电视广播前端设备、数字家庭设备、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高清/超高清电视、3D电视、网络电视、智能电视、投影电视、激光电视、OLED电视、新型/便携信息接收显示终端等数字电视终端设备、网络数字电视终端设备;宽带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光通信模块及器件、无线路由设备、交换机、无线通信设备3G/4G/5G,通信产品,智能家居、安防设备、网络监控、智能语音、智能灯具,音响类产品,其他集成通信、物联网终端产品、音视频播放的智能网关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咨询、维护、测试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创意策划服务;代理销售有关传媒、网络的业务及相关服务;投资管理(不含限制项目);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经营进出口业务(以上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研发服务;电路设计及测试服务;信息系统服务;设计服务;企业管理服务;装卸、搬运服务;收派服务;安装服务;转让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不动产租赁(不含金融租赁业务);销售不动产;显示器件制造;显示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元器件批发;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半导体照明器件销售;其他电子器件制造。(以上内容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仓储服务;人力资源服务。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2020-12-31 |
---|---|---|---|---|---|
COB显示应用净利润(元) | 7700.00万 | - | - | - | - |
COB显示应用营业收入(元) | 4.32亿 | - | - | - | - |
产量:LED产业链(个) | - | 9345.29亿 | - | - | - |
产量: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台) | - | 3539.44万 | - | - | - |
销量:LED产业链(个) | - | 9169.27亿 | - | - | - |
销量: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台) | - | 3650.46万 | - | - | - |
产量:氮化镓(4寸片)(片) | - | 105.00万 | - | - | - |
产量:砷化镓(4寸片)(片) | - | 5.00万 | - | - | - |
LED产业链产量(个) | - | - | 6959.96亿 | 5295.23亿 | - |
LED产业链销量(个) | - | - | 6820.04亿 | 5134.31亿 | - |
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产量(台) | - | - | 3450.58万 | - | - |
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销量(台) | - | - | 3438.39万 | - | - |
多媒体视听产品及销量(台) | - | - | - | 3705.02万 | - |
运营服务产量(台) | - | - | - | 3718.55万 | - |
LED产品及配件产量(个) | - | - | - | - | 3007.92亿 |
LED产品及配件销量(个) | - | - | - | - | 2674.33亿 |
电子产品及配件产量(台) | - | - | - | - | 2988.05万 |
电子产品及配件销量(台) | - | - | - | - | 2957.53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0.23亿 | 29.26% |
第二名 |
12.55亿 | 7.31% |
第三名 |
7.46亿 | 4.35% |
第四名 |
7.46亿 | 4.34% |
第五名 |
7.06亿 | 4.1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3.24亿 | 8.70% |
第二名 |
11.38亿 | 7.48% |
第三名 |
7.85亿 | 5.16% |
第四名 |
4.75亿 | 3.12% |
第五名 |
4.36亿 | 2.8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1.49亿 | 20.95% |
第二名 |
18.93亿 | 12.60% |
第三名 |
14.12亿 | 9.40% |
第四名 |
11.68亿 | 7.77% |
第五名 |
8.20亿 | 5.4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9.12亿 | 7.49% |
第二名 |
6.67亿 | 5.48% |
第三名 |
6.32亿 | 5.19% |
第四名 |
6.08亿 | 4.99% |
第五名 |
5.69亿 | 4.6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1.13亿 | 18.25% |
第二名 |
25.69亿 | 11.40% |
第三名 |
24.76亿 | 10.99% |
第四名 |
12.79亿 | 5.67% |
第五名 |
11.81亿 | 5.2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1.52亿 | 10.20% |
第二名 |
14.84亿 | 7.03% |
第三名 |
8.48亿 | 4.02% |
第四名 |
4.76亿 | 2.26% |
第五名 |
4.44亿 | 2.1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4.92亿 | 17.30% |
第二名 |
28.21亿 | 13.97% |
第三名 |
25.03亿 | 12.40% |
第四名 |
10.80亿 | 5.35% |
第五名 |
9.57亿 | 4.7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8.65亿 | 9.46% |
第二名 |
14.02亿 | 7.11% |
第三名 |
8.20亿 | 4.16% |
第四名 |
6.58亿 | 3.34% |
第五名 |
4.41亿 | 2.2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8.12亿 | 21.14% |
第二名 |
16.70亿 | 12.56% |
第三名 |
7.37亿 | 5.54% |
第四名 |
7.16亿 | 5.38% |
第五名 |
5.44亿 | 4.0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5.93亿 | 13.61% |
第二名 |
8.87亿 | 7.58% |
第三名 |
6.81亿 | 5.82% |
第四名 |
6.14亿 | 5.24% |
第五名 |
2.96亿 | 2.53%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制造商之一,专注于智慧显示、智慧家庭组网和LED全产业链三大核心业务领域。智慧显示终端是公司的基石,其产品涵盖LCD/MiniLED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商业显示、Mini/MicroLED显示终端等;LED全产业链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公司实现了从上游芯片到中游封装,再到下游应用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智慧家庭组网业务作为公司第三增长动力,公司聚焦于通信和IoT领域,成功将业务拓展至光通信领域的器件与模块,实现了从整机到部件的全面覆盖。 (二)报告期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20...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制造商之一,专注于智慧显示、智慧家庭组网和LED全产业链三大核心业务领域。智慧显示终端是公司的基石,其产品涵盖LCD/MiniLED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商业显示、Mini/MicroLED显示终端等;LED全产业链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公司实现了从上游芯片到中游封装,再到下游应用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智慧家庭组网业务作为公司第三增长动力,公司聚焦于通信和IoT领域,成功将业务拓展至光通信领域的器件与模块,实现了从整机到部件的全面覆盖。
(二)报告期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20亿元,同比上涨23.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1亿元,同比上涨2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9亿元,同比上涨36.9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在传统业务智慧显示终端稳定增长的同时,LED产业链净利润贡献占比超过50%,成为公司业绩弹性增长空间较大的重要引擎。在智慧显示领域,尽管面临海运短期等挑战,但公司通过配合客户调整策略,出货量实现稳中有升,维持了在全球ODM市场的领先地位。
1、智慧显示终端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了超540万台的电视、显示器等智慧显示终端出货量。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海外市场,通过Local策略运营和拓展,专注于为本土渠道和内容OS运营的新型品牌客户提供服务。为了满足客户的本土化、全球化供应链需求,公司通过Local合作工厂和海外生产基地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灵活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从而使公司能够持续开拓海外增量市场,并在面临海运等短期挑战时,迅速配合客户调整应对策略;同时,公司加强与客户紧密合作,采用FOB贸易模式共同应对海运风险,确保了出货量的稳定增长。
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公司长期以来深耕北美市场,凭借积累的先发优势和与战略客户的紧密合作,为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特别是抓住南美及东南亚地区的增长机遇,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越南生产基地,实现海内外两大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更加便捷地为海外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海外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推动公司朝着成为全球领先企业的目标不断迈进。
2、智慧家庭组网及光通信器件
公司凭借接入网与通信应用领域的深厚积累及集团产业链协同优势,将接入网GPON业务向上拓展,成功进入光通信领域的器件与模块市场,实现了从整机到部件的全面覆盖,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自2023年以来,公司陆续成功收购了广东瑞谷以及光模块团队,完成了光通信领域器件与模块的垂直整合。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公司的产业结构,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更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公司还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机会和合作伙伴,以持续推动公司的发展并注入新的活力。
3、Mini/MicroLED推动LED全产业链持续高速成长
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奠定了公司各环节的行业龙头地位,叠加垂直产业链的深度协同,构筑了稳定且高门槛的产业链业务护城河。特别是在MiniLEDBLU及Mini/MicroRGB技术商用化爆发的时期,技术迭代加速和产业链协同优势凸显,垂直一体化的布局及深度协同将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推动公司LED全产业链迈向新的高速成长阶段,引领整个产业链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1)LED芯片
截至目前,公司芯片业务总产出量为110万片/月,其中氮化镓芯片产出量占据绝对优势,高达105万片/月(均为4寸片),产销量位居行业第一。此外,公司在砷化镓芯片的生产上也有所建树,产出量为5万片/月(4寸片)。
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产品结构优化,大幅减少低毛利产品的占比,将更多资源投向高端照明、MiniLED背光、MiniRGB显示等高毛利、高附加值产品,带动公司利润率的提升,进而实现公司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子公司兆驰半导体MiniRGB芯片的出货量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单月出货量高达12000KK组,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进一步巩固了兆驰半导体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此外,兆驰半导体还注重垂直产业链深度协同,在这种模式下,兆驰半导体不仅能够通过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效率,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还能持续带动高毛利产品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2)LED封装
公司位居MiniLED背光行业TOP3,拥有MiniCOB、MiniPOB、MPOB、MiniLens等多种技术路径的MiniLED背光产品。目前,这些技术主要应用于电视和MNT产品,后续公司将利用已有的MiniLED技术优势攻坚车载背光市场。在照明产品方面,公司已在通用照明、高光效照明、健康照明等领域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开拓了国内外众多头部电视品牌客户,且MiniLED电视背光模组的新增订单已开始陆续交付。此外,通过与芯片业务的协同,公司将MiniLED与IMD封装技术相结合,布局MiniRGB、小间距及户外显示产品。
(3)COB显示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COB显示应用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净利润0.77亿元。在COB显示应用领域,公司营业收入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MiniRGB芯片与MiniCOB显示模组的深度协同,不仅推动了上半年MiniRGB芯片的微缩进程加速,还使MiniCOB在P1.5以上点间距市场的渗透率也大幅提升。
目前,子公司兆驰晶显的出货量在COB行业中占据超过50%的份额。在产能方面,公司在16000平米/月(以P1.25点间距测算)的产能基础上,新增产线已陆续进厂,持续扩产为公司推动COB渗透率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随着C0B封装技术在关键点间距显示市场实现更高性价比及渗透率的逐步提升,使MiniLED显示逐渐进入消费级市场,开启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未来,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增加以及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COB显示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绩增长来源。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核心经营管理团队或核心关键技术人员离职的情形;也没有因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核心竞争力受到影响的情形。
(一)完善的研发体系,为公司带来持续的创新动力
公司聚焦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搭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以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公司保持贴近市场的技术领先优势、持续获取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司在深圳、北京、武汉、南昌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各子公司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646项,其中发明专利435项、实用新型专利1106项、外观设计专利105项,申请中的专利共计87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75项。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策略,精准投入研发,构筑核心技术竞争力,目前在智慧显示产品、通信产品、LED产品等制造领域,掌握并储备了多项核心技术。特别是在芯片技术方面,成功攻克了RGBMiniLED芯片键合技术、芯片微缩技术等;在COB直显技术方面,已有效解决直通良率低、检测返修难大以及颜色/墨色一致性等长期困扰行业的问题,同时巧妙融合虚拟像素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显著提升了COB显示技术的市场渗透率;在MiniLED背光方面,全面布局COB、POB技术,并推出更具性价比的MPOB、MiniLens技术方案,在同样的光效下实现更多的降本;在互联网联合运营业务领域,风行在线凭借其深厚的视频技术积累,在多屏视频客户端、播放、运营管理,广告服务、分布式CDN视频传输云以及大数据支撑技术等多个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致力于将视频综合技术发挥到极致,已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二)持续提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打造高效运营和高端智造
公司是消费电子行业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的先行者,持续推行自动化信息化提升。在深圳市,公司率先通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评估认定,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标准,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流程化,持续提高运营效率,强化高端智造能力。同时,子公司兆驰半导体在江西省率先获得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星级认证的制造企业,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优势。
在日常运营方面,公司依托先进的工程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系统与自动化设备的深度融合,对管理流程和生产流程进行了精细化的设计和和优化,全面整合研发、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销售、财务等环节,全面提升了公司的日常运营效率。
在企业资源管理方面,公司不断优化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PLM(研发系统)、OA(流程与移动办公系统)、HR(人力资源系统)等系统,并持续提升MES(制造执行系统)和SAP(企业管理平台)等核心管理平台的功能与性能,使得更加高效地管理企业资源,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业务协同方面,公司立足于顶端设计,结合智能的日常运营和资源管理策略,通过业务链协同形成数据沉淀与共享,在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后,又反哺业务,为智能化分析提供服务。
在智能制造方面,公司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领先的高端制造装备,全流程推进精益化、信息化、自动化生产,以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操作,实现“黑灯工厂”,更在检测检验环节引入行业最先进的检测设备,极大的缩短了交货周期,保障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敏捷响应,优质高效、准时交付”的智造竞争力已经形成。
(三)领先行业的规模化优势
公司在深圳、南昌、中山均建有大型生产基地,各业务板块均具备领先行业的规模,为公司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公司生产集中度高,通过实行集约化管理,可以实现快速反应和上下游协作,便于人员的精简化及提高品质管控能力。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使得公司能够降低采购和运输成本,进一步铸就公司的成本优势,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完善的品控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价比产品
高品质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司高度重视对关键生产工艺流程的把控及核心工艺设备的设计、优化及保养,坚持“品质至上”的品控理念,推动品质管控全系统化。同时,公司持续提升智能工厂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建立大数据管控的质量体系,通过“全流程控制”的管理模式,对技术研发、来料控制、产品制造到出厂检验等各环节的数据进行识别、度量、监控、预警等,提升数据在使用中的价值,并最终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从根本上保证公司产品的卓越品质。此外,公司还以研发中心、品控部以及生产部为主导,持续加强品质教育,确保全员参与品控管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零缺陷产品,并为公司产品快速进军国内外高端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五)高效整合资源优势,多业务群协同发展
通过垂直一体化和多元化布局,公司成功地将产品线扩展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等多媒体视听终端及智慧显示产品、内容运营平台及软件解决方案、网络通信设备、LED芯片、LED封装、照明及显示产品等多个领域,各业务群已经形成资源互补、优势共济与协同运营的态势。这种多业务协同发展的策略使得公司能够充分利用内部资源优势,从而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从客户共性的角度出发,公司深入挖掘现有客户资源的潜力。例如,电视机品牌制造商既是公司液晶电视ODM业务客户,也是LED背光客户,通过信息共享和全方位的合作,公司与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关系,并在多维度巩固及维护了客户关系;从产品附加值的角度来看,公司具有提供运营服务及软件解决方案的能力,推出了分别适用于国内外的内容播控平台,为液晶电视、机顶盒等多媒体视听终端向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以软实力协助多媒体视听终端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从产业链垂直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司LED芯片、LED封装、照明及显示产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种垂直布局可有效降低沟通成本、生产成本,并可减少中间重复性环节、避免重复研发等,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垂直产业链的深度绑定可以有效增强行业周期低位的韧性,并在行业复苏回暖后有更大的弹性成长空间。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公司扩张及整合带来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产业链的逐步拓展和延伸,公司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经营规模,业务内容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业务水平快速提升,但也导致了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趋于复杂化,原有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标准已不能满足当下的要求,在如何有效整合旗下各公司的生产、研发和市场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若不能对经营决策、客户开拓、人才引进、资金管理、内部控制能力等方面重新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并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则存在因公司规模扩大而导致的管理风险,进而制约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公司将提前做好规划,实现扩张和资源配置相平衡,建立并完善管理架构、制度、系统和模式,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内部控制,保证决策效率、内控安全与资源整合的有效配置,并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通过OA系统、SAP系统等的协作功能,实现标准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与提高外部管控双管齐下,促进各子公司自主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最终使公司管理水平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消费类电子行业面临着技术迭代风险、市场开发风险、供应链风险等,且随着智能终端产品的融合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通过合作、收购、自研等不同的商业模式进入消费类电子行业,尤其是互联网电视行业,内容、软件、硬件以及运营、人才、渠道等环节的竞争将更为激烈;LED行业同样面临着相似的竞争风险,同时随着终端品牌、面板厂、集成厂商的加入,LED产业链正在加速升级,产业链竞争加剧。
对此,公司将依托多年形成的自主技术扎实基础,结合对市场趋势的综合调研,及时调整公司策略,并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同时,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行业升级;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加大细分市场拓展力度,稳固和提升传统市场份额,抢占新产品市场份额;充分依托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提升产业和产品的规模优势,完善成本控制体系。以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内容丰富的产品优势、充足的财务实力化解行业竞争的风险。
3.汇率波动风险
目前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大,主要以美元报价和结算。汇率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波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密切跟踪全球金融市场和国家相关汇率政策,及时研判,采取合适合理的结算方式,加快结汇速度,并根据进出口业务规模适度开展远期外汇套期保值及相关业务,以锁定汇兑成本,尽可能降低汇兑损益带来的影响。
4.商誉减值风险
为完善公司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公司先后收购了浙江飞越、风行在线等企业,形成了较大金额的商誉。公司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上述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监管政策变化或者其他因素导致该等并购资产未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将有可能出现商誉减值的风险,对公司当期损益将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会密切关注商誉所涉及业务的经营状况,不仅通过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技术及业务的资源整合、市场的不断开拓等措施,以提高商誉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提升整体经营业绩,从而降低商誉减值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5.人力资源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及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已成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石。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吸纳或留住优秀人才,可能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对公司保持创新性和成长性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员工晋升通道,完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并制定公平、透明的激励办法;同时,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课程和项目设计,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及工作效率,在员工职业化发展、公司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