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房地产开发、物业经营、城市更新等创新业务、房地产金融等。

  • 产品类型:

    房产销售、酒店物业经营

  • 产品名称:

    房产销售 、 酒店物业经营

  • 经营范围:

    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房屋租赁;建筑工程咨询;室内外装饰装璜;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销售自行开发的产品;购销建筑材料、化工轻工材料、工艺美术品、家具、机械电器设备(汽车除外)、五金交电、纺织品、百货、计算机软硬件、日用杂品;经贸信息咨询;劳务服务。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12-07 
业务名称 2024-11-30 2024-10-31 2024-09-30 2024-08-31 2024-07-31
签约金额(元) 33.75亿 58.49亿 39.61亿 28.39亿 28.67亿
签约面积(平方米) 20.82万 30.60万 22.46万 13.23万 16.76万
业务量:签约均价(元/平方米) - - - - 1.71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918.1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0.41%
  • 自然人1
  • 北京燕京实业有限公司
  • 自然人2
  • 自然人3
  • 自然人4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自然人1
1158.15万 0.12%
北京燕京实业有限公司
1035.58万 0.11%
自然人2
727.45万 0.07%
自然人3
548.19万 0.06%
自然人4
448.80万 0.0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78%
  • 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昌平区分中心
  • 金盈沣置业有限公司
  •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
  • 浙江省烟草公司宁波分公司
  • 甘肃省石油总公司北京办事处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昌平区分中心
5.52亿 4.09%
金盈沣置业有限公司
2.51亿 1.86%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
1.09亿 0.81%
浙江省烟草公司宁波分公司
8191.10万 0.61%
甘肃省石油总公司北京办事处
5474.79万 0.41%
前3大客户:共销售了2.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0%
  • 浙江省烟草公司杭州市公司
  • 甘肃省石油总公司北京办事处
  • 北京戴泽特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浙江省烟草公司杭州市公司
8909.57万 2.24%
甘肃省石油总公司北京办事处
5474.79万 1.37%
北京戴泽特科技有限公司
2199.10万 0.5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8%
  •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
  • 赣州市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
  •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人民政府
  • 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中央电视台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
4512.80万 0.36%
赣州市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
2993.56万 0.24%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人民政府
2900.26万 0.23%
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2266.35万 0.18%
中央电视台
2194.10万 0.1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833.4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07%
  • 盈果公司
  • 史雷明
  • 侯帅
  • 黎华
  • 郑殿花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盈果公司
1920.29万 0.58%
史雷明
1241.59万 0.38%
侯帅
1230.56万 0.37%
黎华
1226.99万 0.37%
郑殿花
1214.01万 0.37%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本公司所属行业为房地产行业,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经营、城市更新等创新业务等。具体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业务板块:  1、房地产开发业务  本公司主业,也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至报告期末,公司拟售、在售主要项目(含自持)155个,总建筑面积超4400万余平方米,其中当期在建约983万平方米。  从区域布局看,已经形成了北京区域(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大湾区、海西、长江中游、川渝等多个区域协同发展。其中,北京区域(京津冀)目前主要项目80个,总建筑面积近1900万平方米;长三角片区包括南京、苏州、杭州等多个城市,主要项目25个,总...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本公司所属行业为房地产行业,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经营、城市更新等创新业务等。具体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业务板块:
  1、房地产开发业务
  本公司主业,也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至报告期末,公司拟售、在售主要项目(含自持)155个,总建筑面积超4400万余平方米,其中当期在建约983万平方米。
  从区域布局看,已经形成了北京区域(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大湾区、海西、长江中游、川渝等多个区域协同发展。其中,北京区域(京津冀)目前主要项目80个,总建筑面积近1900万平方米;长三角片区包括南京、苏州、杭州等多个城市,主要项目25个,总建筑面积630余万平方米;大湾区片区包括广州、珠海等多个城市,主要项目7个,总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海西片区包括福州、厦门、温州等城市,主要项目21个,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川渝片区包括成都、绵阳、重庆等城市,主要项目9个,总建筑面积约350万平方米;长江中游片区以武汉等城市为重点,主要项目4个,总建筑面积近320万平方米;其他片区主要项目9个,总建筑面积约585万平方米。报告期内,公司房产销售结算收入82.96亿元、结算成本75.55亿元。
  2、物业经营
  本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也是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公司物业经营有序推进,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租金收入保持增长。
  2024年公司酒店总体客源接待量保持稳定;绵阳喜来登酒店打造西南片区亲子酒店样板;国家速滑馆接待团体及个人游客21万人次;昌平首开Long街经营成绩优异;丰台宋家庄福茂商场、东城京宝大厦等项目实现满租,丰台璞瑅商街、朝阳国奥村商街等项目出租率达到95%以上。
  报告期末,公司实现物业租赁面积154.8万平方米,酒店客房销售数量15.4万间·天。报告期内,公司酒店物业经营等结算收入4.28亿元、结算成本3.87亿元。
  3、城市更新、长租公寓、养老与文创等创新业务
  在“做城市复兴官”的发展理念下,近年来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做标杆、创模式的站位,在城市更新产业细分领域,持续推进持有物业转型升级,盘活低效资产与存量土地,通过合资、合作、入股的方式,构建盈利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多元主体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相继启动实施多个项目。
  报告期内,首开乐尚10家长租公寓整体出租率90%、租金收缴率100%,新增福州香悦店入市,另有其他项目正在筹备;首开寸草9家养老院整体入住率76%;顺义十號国际养老项目准备竣工验收;其他项目按照年度计划顺利推进。
  4、承接重点工程
  主动践行首都国企责任担当,责无旁贷地服务首都城市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各级重点项目高标准落实:通州首开万象汇积极筹备开业,通州西集观山水、宋庄小堡村及房山熙悦丽博等项目稳步推进;其他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国内房地产市场情况
  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面临诸多挑战。虽然房地产政策利好持续释放,但市场信心和预期尚未根本恢复,房地产市场仍在深度调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5%,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2%。
  从政策导向看,宏观政策注重固本培元,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打好政策“组合拳”。房地产“去库存”再次成为政策重心。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全国城市楼市优化举措相继落地。这为公司促去化、拓融资带来了新的政策契机。
  从行业发展看,中央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完善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进一步推进“三大工程”,重点拓展配售型保障房;下力气建设好房子,“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将成为市场竞争制胜的核心要素。这为公司推进产品升级与业务转型、拓展市场空间明确了方向与路径。
  从市场情况看,房地产市场维持下行态势的同时,结构性特征更加凸显:高能级城市核心区新房价格相对稳定,高端改善需求表现更好,具备“好位置、好产品”特征的项目更受购房者青睐;一二线核心城市成为投资焦点,土拍方式向“市场化”回归;民营房企面临流动性危机,央国企相对稳定。区域、产品与企业的不断分化为公司精准投资、优化产品、甄选合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1、2024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
  2024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0%。其中,新建住宅销售面积为4.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1.9%;办公楼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4.7万亿元,同比下降25.0%。其中,新建住宅销售额为4.1万亿元,同比下降26.9%;办公楼销售额同比下降9.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同比下降9.7%。
  2024年上半年,北京商品房销售面积50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55.3万平方米,下降6.2%;办公楼37.8万平方米,增长14.4%;商业营业用房28.8万平方米,下降5%。北京商品房销售额为1642.6亿元,同比下降22.5%,其中,住宅销售额为1368.8亿元,同比下降28.7%。
  2、百城(全国100个重点城市)住宅价格
  2024年6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42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5%。从涨跌城市个数看,39个城市环比上涨,35个城市环比下跌,26个城市持平。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1.50%。从市场表现来看,受部分城市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影响,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
  2024年6月,北京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45482元/平方米,环比微降0.11%;同比上涨1.64%,涨幅收窄0.15个百分点;1-6月,北京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1.09%,较去年同期扩大0.94个百分点。
  3、上半年新开工面积和开发投资额
  2024年上半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3.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2.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6%。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5.3万亿元,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开发投资额为4.0万亿元,同比下降10.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75.9%。
  2024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72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59.4万平方米,增长41%;办公楼19.1万平方米,下降41.6%;商业营业用房30.6万平方米,增长7.4%;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2228.0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住宅开发投资额为1535.8亿元,同比增长7.7%,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68.9%。
  4、上半年房企到位资金情况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5.4万亿元,同比下降22.6%。国内贷款为8207亿元,同比下降6.6%;占比为15.3%,比上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自筹资金为1.9万亿元,同比下降9.1%;占比为35.2%,比上年同期提升5.3个百分点;定金及预收款为1.6万亿元,同比下降34.1%;占比为29.9%,比上年同期下降5.4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为7749亿元,同比下降37.7%;占比为14.5%,比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
  2024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1878.4亿元,同比下降30.8%。其中,定金及预收款785亿元,下降47.1%;自筹资金383.1亿元,增长19.5%;国内贷款350.3亿元,下降18.3%。
  (二)公司经营业绩回顾
  面对内外部异常严峻形势,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员工,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克难奋进顶住市场冲击、主动作为深化管理创效,在保障资金安全、实现融资拓展、加快去化盘活、促进控本增效等方面付出超常规努力,坚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公司生产经营保持平稳,为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上半年,一系列稳市场的政策举措,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销售热度、缓解了房企资金压力。但当前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近期公司结利项目毛利率持续下滑、业绩压力不断增大。
  上半年公司总体销售任务计划完成率较低,同比下降明显;商办滞重资产依然去化困难。围绕房地产主业的多元化转型力度和成效不够,尚未形成对冲传统开发业务业绩下滑的有效载体。持有物业项目毛利率水平与标杆企业相比存在差距。
  面对困难,公司攻坚克难加强项目去化和资产的盘活处置。积极应对不利局面,及时研究审议并调整近百个营销方案,加强监测监督、加大去化力度、加快销售回款。公司1-6月份共实现签约面积73.32万平方米;签约金额152.34亿元,行业排名保持稳定。同时,积极推进资产盘活与处置,实施经营性资产清单化管理;朝阳云锦铂郡商街以溢价成交;多个项目处置仍在进行中。
  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加大经营业绩的考核力度。按照“一项目一策”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下沉指导、坚决去化重点项目,强调主体责任、加强去化督导。主动应对市场情况、综合研判,优化决策流程、抓住时机及时决策、调整营销策略。改进月度绩效考核方法,提高各项目的营销回款积极性;建立健全自销团队与物业经营人员市场化的绩效薪酬体系。
  成本费用控制压紧压实。从严从紧控制“两费”(管理费、营销费)支出,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支出同比均有所下降。明确建造成本管控要点,加强考核;多个项目实现控本增效。控本增效成果获北京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表彰。
  资金安全保障有力,融资拓展取得成效。强化资金动态监管、严控支出;积极争取外部支持,多元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响应“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15个项目纳入“白名单”,累计获得授信额度80.1亿元;落地49.38亿经营性物业贷、城市更新贷等长期限融资品种,首次发行5年期中票15亿元,融资期限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高成本非标融资占比大幅下降,以及各类债券的接续成本大幅下降,报告期末平均融资成本较年初有所下降。
  报告期末,公司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率未达标,现金短债比持续达标。(根据监管要求,在计算现金短债比时,扣除了受限货币资金及根据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受监管的预售房款共23.89亿元,增加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中债券及借款本金104.17亿元,以及股东借款18亿元;在计算净负债率时,增加了长期应付款中股东借款29亿元;在计算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时,扣除的预收账款也包含合同负债以及待转销项税额。

  三、风险因素
  1、市场风险
  受市场整体持续低迷影响,公司销售规模自2022年跌破千亿后,连续两年同比大幅下滑。同时由于城市分化加剧,各房企拿地方向向一线二线城市集中,土地获取竞争加剧,新项目获取困难,新增项目不足可能影响公司未来业务发展。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一方面适时适度调整项目营销策略,力争提升去化速度。同时,密切跟踪重点城市土地市场信息,提前研判,合理铺排,积极参与土地竞拍,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争取一定规模的新增土地储备。
  2、资金风险
  公司经营“造血”机能尚未得到根本恢复。由于销售回款不及预期,经营性资金有所承压,债务规模有待压减,债务结构有待优化。同时,存量资产占压资金,部分低效资产待盘活转化,融资资源需进一步培育和挖掘。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严格以收定支、加快存货去化、提升资产运营、积极培育创新业务,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融资优势和金融支持政策,盘活存量资源,逐步压降融资规模,调整债务期限,优化融资结构,实现保安全、促发展目标。
  3、经营风险
  公司历史投资的商办类资产和自持运营项目成本较高,收益水平偏低,项目运营压力较大,资金回收困难,拉低了公司现金周转速度。同时,公司少数合作开发项目因合作方出现资金短缺、债务违约等情况,影响了合作开发项目的运营和融资工作。公司利润下滑严重、连续亏损,减亏扭亏迫在眉睫。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积极对接外部机构,寻求盘活资产的路径,同时加大对合作项目的管控力度,对存在潜在风险的合作项目主动进行管理架构、运营思路和融资结构的调整,及时发现风险,化解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秉承首开地产多年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成功开发了以住宅为主,包括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在内的优质项目。作为具有国资背景并专注于房地产开发的领先企业,公司在诸多方面拥有行业领先优势,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公司品牌
  凭借首开集团及其前身几十年来在北京地区积累的房地产开发经验,经过多年努力,公司践行“责任地产”的企业理念和“首开地产”的品牌深入人心,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首开地产”的品牌,目前已经走出北京,走向全国,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目前已进入全国十七个省区市的三十余城市,基本实现了全国化布局。公司优质品牌的建立,是消费者信心的保证,也是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壮大的保证。
  (二)在北京区域具有综合优势
  公司多年深耕北京,在区域内具有明显的资源整合优势;凭借着在北京市场的历史和地位,京内项目一直是结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京国有龙头房企,公司一贯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的主导思想。
  公司成立至今始终以北京作为核心区域和业务根据地。经过30多年的运营,公司对北京的新房市场、存量资源情况有了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与各区主管部门互联互通,共同为地区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形成业务、品牌、规模的领先优势;经过多年业务发展,也积累下大量地段优良的经营性存量资产。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北京为中心、贯彻深耕北京的战略,不断巩固和扩大北京根据地优势。同时,公司自身在区域内的整合优势,将有助于公司精准寻找新赛道、快速介入新业务;该优势将在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城市更新等业务的扩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融资能力
  凭借在市场上拥有良好信誉和多年来的顺利合作,公司与国内主要银行及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诚信、互利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贷款利率稳定、额度充足,拥有良好的融资能力,并有效利用了多种渠道、多种类融资工具。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融资统筹,与金融机构广泛接洽、主动沟通,保证各产品的顺利发行。公司在报告期内继续保持最高的AAA级企业主体评级。 收起▲